盧廉若(1878-1927年)是盧九的長子,是當時澳門的巨商、慈善家。他曾任澳門華商總會主席、澳門鏡湖醫院總理,對澳門的社會、經濟貢獻良多。曾獲清廷誥授資政大夫、葡國三等勳章、葡國基督一等勳章、民國三等嘉禾勳章。
盧廉若於1927年7月15日病逝於澳門,留得“娛園”(後稱“盧園”)讓後人探勝。盧廉若葬禮於7月31日舉行,榮哀之極,隆重極之。
圖為1927年,盧廉若葬禮的送葬行列行經大三巴街(高美街街口)。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2/05/23
盧廉若(1878-1927年)是盧九的長子,是當時澳門的巨商、慈善家。他曾任澳門華商總會主席、澳門鏡湖醫院總理,對澳門的社會、經濟貢獻良多。曾獲清廷誥授資政大夫、葡國三等勳章、葡國基督一等勳章、民國三等嘉禾勳章。
盧廉若於1927年7月15日病逝於澳門,留得“娛園”(後稱“盧園”)讓後人探勝。盧廉若葬禮於7月31日舉行,榮哀之極,隆重極之。
圖為1927年,盧廉若葬禮的送葬行列行經大三巴街(高美街街口)。
更新日期:2022/05/23
光緒七年(1881年1月30日─1882年2月17日)4月28日,聞悉大清慈安皇太后病逝,駐澳葡國大臣、澳督賈拉沙飭令澳門各炮台暨兵船等,於是日下半旗,並炮台一座早晚放炮兩次,每次放炮21響,第一次朝早8點鐘,第二次下午日入之時,以表敬念皇太后之懿德,用申葡國及澳門官軍人等哀悼國喪之至意。《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第3冊《駐澳葡國大臣賈為哀悼慈安皇太后事致總理各國事務恭親王奕訴照會》,第157頁;《澳門政府憲報》1881年4月30日第18號。
賈拉沙飭令澳門各炮台於是日下半旗,
李勝,1926年在澳門出生,三個哥哥做裝修工(俗稱“做三行”)。幼時在華僑平民小學讀過四年書,稍大一點就鎅樹焗炭,1945年和平後,他剛十幾歲,就過香港學做木工。幾年後返回澳門,一直做木工維持生計,直至退休。
大家行友彼此團結
伊斯蘭教墳場位於新口岸水塘之側摩囉園路四號,即與濠江中學澳門本部校舍相對,又與澳門治安警察局總部之修車廠為鄰,澳門人習慣上稱之為回教墳場。 白頭墳場,位於澳門半島松山山腰卓公亭側、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下,其入口面向嶺南中學,是澳門唯一的瑣羅亞斯德教墓園。
澳門墳場:伊斯蘭教墳場和白頭墳場
人物: | 盧廉若,1878-1927 |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1927年07月15日 | |
1927年07月31日 |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王堂區 |
大三巴街 | |
關鍵字: | 喪禮 |
棺材 | |
怡利隆酒米雜貨(公司) | |
喪葬儀式 | |
孝服 |
資料來源: | 利冠棉、林發欽:《19-20世紀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歷史教育學會,2008, 第206頁。精裝ISBN 978-99937-927-1-0;平裝ISBN 978-99937-927-0-3 |
藏品所有人: | 利冠棉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
權限範圍: | 利冠棉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系列: | 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生活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圖片 |
明信片 | |
黑白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1662x1040, 12.50MB |
登錄號碼: | p0007322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