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望厦荒地水塘,居民在塘边洗涤用具。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往昔望厦荒地水塘,居民在塘边洗涤用具。
更新日期:2019/11/16
“永乐戏院以前是一大片空地,我就曾在那里踢球和学骑自行车;黑沙环以往有跑马场,我也曾到此一游;渔翁街对开的地方,以前是一片水域,我和朋友们曾在那里畅泳;美副将大马路普济禅院对开,曾经建有水塔;现时的亚利鸦架街,曾经有一所牛房;青洲和望厦山,曾经都是禁区;新口岸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一带,填海后曾经作为菜田;亚马喇前地,曾经是铜马广场,现已成为一个地底下有行车隧道和停车场的圆形地……”
打造饮食世家
“抗战时期,澳门街道到处都是饥饿至死的尸体。相比之下,茶楼有一包包大米可以由地面一直堆放至天花板,我们在茶楼工作,最少可以得到温饱,已经感到自己十分幸福。我们家没钱买衣服,于是就在茶楼里用上那些弃置的面粉袋,将它们剪剪缝缝,给自己做件不一样的衣裳。
献身茶楼业六十载
“新桥以前经常水浸,记得有次在农历七月三十,把所有月饼都准备好,预备八月份开始售卖,怎知当晚大洪水,一箩一箩的饼全都给浸坏了。水浸得真的厉害,要划船呢!可谓名副其实的渡船街,以前,渡船街一带都是海,而石敢当那儿就是埠头,很多人会在那儿晾衣服。”
打造社区小店号
“当年大片的木屋现在已被淘汰只剩几家;昔日由大石堆成的幼时玩处“龟池”也被拆建为现时的球场;儿时的玩意踢毽子、踢“西瓜波”也已不再可见;旧时的澳门华侨公立平民学校和镜湖学校合并为现在的镜平学校……
专精一技活出彩虹
“1960年开始是理发室的生意高峰期,我当时每天凌晨4时多起床,6时多便开始营业。生意好得很,除了理发外,欢乐发室还提供整理胡须、采耳、洗眼和“攞眼沙”等服务。时代不同了,今日虽然开了很多现代发型屋,但我们传统的理发服务仍有存在的价值,老一辈居民都喜欢光顾我们。”
剪出半个世纪的欢乐
时间: | 民国时期(1911-1949年) |
1925年-1941年 | |
地点: | 澳门半岛--花地玛堂区 |
望厦 | |
关键字: | 池塘 |
群众 |
摄影: | 若瑟‧利维士‧嘉德礼(Catela, José Neves) |
资料来源: | 若瑟・利维士・嘉德礼:《永不回来的风景 : 澳门昔日生活照片》,澳门艺术博物馆,2001,第52页。ISBN 99937-29-26-4 |
藏品所有人: | 澳门基金会 |
储存地点: | 澳门艺术博物馆 |
数位作品提供者: | 澳门基金会 |
权限范围: | 如需使用有关资料,需征得有关版权实体的同意。 |
语种: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资料类型: | 照片 |
黑白 | |
登录号码: | p0000027 |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