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十九年(1893年2月17日─1894年2月5日)7月18日,中文報刊《鏡海叢報》(Ching-Hai Ts'ung-Pao)創刊,該報從葡漢雙語週刊《鏡海叢報》(Echo Macaense)中分出。刊行人為土生葡人弗蘭西斯科‧飛南第(Francisco Hermenegildo Fernandes)。逢週二出版,後改週三出版。1893年7月18日出版第1號,最後一期是1895年12月25日出版。主要內容有綜述,中外報,省港報選登,本澳新聞,官方事告,詩詞,廣告等。該報代派報紙之處遍佈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小呂宋、舊金山、葡萄牙、帝汶等地。該報銷路廣,影響大,對反清思想的傳播起了極大的作用。孫中山先生與該報的關係十分密切,其中的許多報導反映了孫中山在澳門早期行醫及革命活動。[1]
[1]影印本《鏡海叢報》之姜義華序,第1—6頁;費成康:《孫中山和〈鏡海叢報〉》,第1—10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