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更新日期:2019/11/16
岗顶前地岗顶剧院是一座具有欧洲风格的剧院,正门前是小庭院,栽种花草,一株巨大的古榕苍翠茂密,浓荫覆地,建筑物四组圆形孖柱,好像支撑着巨大的三角形门额,宏伟壮观。步上台阶,穿过门廊,才进入戏院,颇具气派。侧面有八个拱形百叶大窗,中设一道大门。整个建筑物以草绿色为主调,配以白色纹饰,典雅美观,古色古香,据说是南中国海地区最古老的仿欧式剧院。这座建筑物的拱形门楣上,嵌有葡文“Teatro Dom Pedro V”,即伯多禄戏院,俗称岗顶戏院,一八六零年由澳门土生葡人望族集资兴建,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落成后成为澳门葡人聚会之地,每有舞会、表演活动,均在这里举行,往往通宵达旦。内部除设剧场外,还有舞厅、桌球室、图书楼等,墙壁装饰,雕刻精美。剧院设有包厢及二楼看台,堂皇华丽,曾有世界著名歌剧团及音乐家在此表演。八十多年前,该剧院曾一度放映电影,先后名为“马蛟优等影画戏院”、“澳门戏院”,第二次大战期间,也曾是难民庇护所。不过,最为近人熟悉的是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六年间,曾是巴黎疯狂艳舞团长期表演场地,演出“疯狂艳舞”,座无虚席。这样的艳舞,与敎堂、修院的庄严肃穆的环境实在不大协调。其后,艳舞团移师至葡京酒店内多功能舞台表演。这座剧院建筑小巧美观,现经修葺一新,恢复原貌,可供本地及国际艺人演出,还我本色。
岗顶剧院仿欧建筑
雀仔园街市,位于马大臣街、公局市前地与柯高街之间。西式单层方形建筑,占地面积有615平方米左右。四角有入口,内设固定摊档,呈回字形分布。分别出售鱼类、肉类及瓜菜类。街市正门嵌有“Mercado Municipal 1939”字样。1939,是此街市重建的年份。
澳门街市:雀仔园街市
翻开一九八一年出版的图刊《澳门建筑文物》,看到岗顶鲜花别墅的古老建筑,今在圣若瑟修院范围内,站在岗顶侧门外,被围墙及花木遮挡视线,很难看到它的面貌。这座别墅一般被呼为“花村”,是葡萄牙式花园洋房,与松山永乐村(今岭南中学校舍)及白宫(今澳门金融管理局),同是二十世纪初叶澳门三座类似的著名的历史性建筑物。花村建筑古朴,楼高两层,地台高筑,门前有数级石阶,正面门窗呈拱形,左右两翼凹下对称,典雅华贵;四周环绕宽广的大花园,花木繁茂,有抽水井、凉棚花架、喷水池及石台石櫈,环境优美,是当年美丽的豪宅之一,与白宫、永乐村都建在高岗上,遥遥相对,互为比美。花村业主原是当年澳门土生葡人富豪阿都•巴士度,在香港股票市场获大利,增加财富。一九一八年,他向圣奥斯定修院购买该院在岗顶占有的三千五百多平方米土地,聘请工程师马克斯•利马负责设计,建成具有南欧风格的花村花园洋房,居高临下(当年岗下楼房矮小),可远眺南湾海景。一九三五年,巴士度病逝,花村易主,为耶稣会购作修士休憩场所。圣若瑟修院年前曾经大修,花村旧建筑保持原貌,在新旧建筑物之间,仍保存螺旋形石楼梯、葡式水井、井架,像数百年前的南欧民居庭院,幽雅恬静。
花村建筑南欧风格
三街会馆在公局新市西街。所谓三街者,即营地大街、关前街及草堆街是也。盖此三街,为昔日澳门之商业中心,亦即古语所谓“澳门街”也。所有中国商贾,咸集于斯,经营买卖贸易于斯,因此三街商人,为谋联络友谊,构通商情,平定物价,团结对外起见,乃设立此三街会馆。当此时期,三街会馆,实无异于澳门之总商会也。且当时澳葡对于华人之一切设施,亦常与三街会馆之值事商榷,或请其举派代表,出席议事亭会议,然后执行。所以三街会馆,亦即昔日澳中之华人总机关也。三街会馆,自创设迄今,至少有二三百年。历史悠久,远无可稽,只就其重修碑记,窥其一斑耳。兹且录其乾隆时之‘重修三街会馆碑记’如左:“市镇之有公馆,由来尚矣。盖所以会众议,平交易,上体国宪,而下杜奸宄也。澳之有莲峰山,前明嘉靖年间,夷人税其地,以为晒贮货物之所,自是建室庐,筑市宅,四方商贾,辐辏咸集,遂成一都市焉。前于莲峰之西,建一妈阁;于莲峰之东,建一新庙,虽客商聚会议事有所,然往往苦其远,而不与会者有之。以故前众度街市官地傍,建一公馆,凡有议者,胥于此馆是集,而市藉以安焉。“奈经世远岁增,墙壁倾圯,栋桷崩颓,凡客若商,入而睹斯馆者,莫不以风雨飘摇为憾。爰集澳中董事,高义许相踊跃,乐为捐赀,一时用鸠工人,少变其局而改创之。高其垣墉,广其座次,越数月而工告竣。虽不必侈翬飞鸟革之华,而登斯馆者,旷如洒如,将诗所谓:‘攸宁攸跻’者,有同美焉。“夫古人纪事,胜地有书,喜事有书,岳阳楼,纪于范文正;喜雨亭,纪于苏子瞻;黄竹冈房,纪于王禺备,其较大也。今当斯馆落成,择地既得其胜,而会众议;平交易者,又得其便;将所谓上体国宪,而杜奸宄于永久,其喜可知也,遂为之叙厥前后,纪以数言,并录高义芳名,勒诸石以志不朽,使后之览者,知斯馆之有所自而成。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岁仲春吉旦,百事等同立石。”三街会馆,既属澳中商人会馆,而昔日中国之各行会馆,例必设坛以供奉其祖师者,所以三街会馆中,亦设立关帝神殿及财帛星君殿,以示崇敬,以作表率也。又因会馆乃公共场所,故亦任人入内祷拜。昔人迷信,祀者日众,寖且几忘其为会馆,而简直呼之为“关帝庙”焉。三街会馆,自从乾隆时重修立碑后,至嘉庆时又募义捐扩大之,立有“重修三街会馆高义碑记”,其‘重修澳门会馆序’云:“昔人云:莫为之前,虽美不彰;莫为之后,虽盛不传。此言创与因事异而志同,相得而益彰也,澳中之建此会馆也,有年所矣。愿后踵而修之者,匪自今始,举凡莲峰之胜概,与夫客邸之良图,前序已纪其详,兹不具论。然是役不容以泯没者,要自有说。盖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历久必变者,天运之自然,乘时再振者,人为之足恃,日起有功,则后之视今,当亦犹今之视昔耳。为夷客商所会集之地,平争于斯,公利于斯,联情而尚义,悉于斯。倘风堕其簷,雨零其桷,鼠穴其墉,前修虽甚殷乎,后之不继,游其宇者,能勿恻然!前既创之,继续恢之,兹更缮修,是亟可见客此土者,后先一揆矣。夫岁月之湮,风雨之蠧,物无不敝者,时为之也。然孚众志,策羣力,濬生财之源,培集义之所,人事既济,自可转天运之泰焉。宁第得所庇者,共占利有攸往已哉!将不朽之大业,可于董治斯馆者,窥豹之一斑也已。南邑石溪卢节高书丹并鑴。大清嘉庆九年岁次甲子季秋吉旦勒石,首事等同立。”三街会馆,经过多次重修,辄有递增,日益光大。至道光十五年末,复为重建,庙貌堂皇,公所傍开,如现状焉。是次“重建三街会馆碑记”,乃进士何文绮所撰,对澳门之地势及葡人之来澳,均有言及,可作澳门历史读也。其碑文云:“粤濒大海,与外洋诸夷接,夷人贸易,停泊必于湾,湾所在则名澳,香山故有浪白等澳,诸夷互市于其中,守澳官权令盖篷栖息,迨舶出洋即撤出,今之澳门,即旧濠镜也。在香山大海中,起一石埂,广十余丈,长六里许,如莲之有茎,中途瓮城即关闸。踰之,抵澳门,则如莲葩,其地三面距海,有南湾北湾,复有南台北台,台者山也,以相对如门,故谓澳门。夷人来者益众,乃筑室以居,岁输税五百金,至我圣朝,膺图受箓,德胁所临,无有远迩,内外悉登诸衽席之上。夷人益用感戴,盖安其业者,十数世矣。前十里为十字门,如两眉横列而缺其正中,又南十里为小横琴,又南稍折而西为大横琴,重案也。澳门之形势既雄,商贾辐辏,货财阜通,列肆阛阓,鳞次栉比,遂迄然成巨镇,而寄籍于斯者,衣冠鼎盛,且蔚成望族焉。居民市廛据其前,诸夷人拥其后,诸夷宫室、饮食、器用、货物,无不仰给于华人,于是各立法以要于久。诸夷有议事亭,番目四人受命于其国,来鉴市事;则华人商贾,所以通货财,平竞争,联情好而孚众志者,亦不可无地以会之,此三街会馆之所由设也。创建之始,维有历年其碑文可考者:一重修于乾隆五十七年壬子之岁,一重修于嘉庆九年甲子之岁。每修必踵事增华,制日益备。今道光十五年乙未,又重建之。醵金一千数百有奇,十二月落成。神灵赫奕,庙貌辉煌,傍设公所,为讲信修睦之地,彬彬乎!有典有则矣。我国家长抚远驭,中外一统,平准夷部,拓地几二万里;扫漠北,而中原之自古险远不到,凶顽贫涸之地,皆入版图。而言语侏儒,衣服诡异之伦,冈不匍匐稽颡,隶诸臣仆。矧澳民诸夷,自有明侨居宇下,以生以育,沐浴我朝雨露之化,饮和食德。二百年于兹,如赤子之依父母,故虽华夷错杂,耦俱无猜。而又得缙绅先生相与维持,而调护之所为,市廛不惊,嚣竞不作,于以内崇国体,外绥夷情者、其必有道矣。爰为之记,并揭高义捐输名载于碑。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加二级加员外郎衔南海何文绮文。道光十五年乙未腊月谷旦。重建首事等罔泐石。”在旧日澳门市区尚未扩展之前,三街之商业,实执全澳牛耳,而三街会馆则处于领导地位。后来澳葡发展澳门,辟呬𠵼街,填芦石塘,拆新马路,修筑海边,改良街道,于是商业市区扩大起来,不比从前只有三街如此狭小矣。一九一二年,澳门总商会成立后,三街会馆更失却澳门商户之代表权耳。三街会馆,现已成庙宇化。门前竖立“关圣帝君”之高脚牌,且有承投庙祝之举。但其门楣仍标榜“三街会馆”四字。门联云:“舞凤跃龙旋地轴,矗云飞藻耀台垣。”充满夸耀澳门地方性之繁荣语气。新来澳门之旅客见之,真不知其为“关帝庙也”。今三街会馆之尝业,已完全送与镜湖医院慈善会管理。惟年中之关帝神诞及财帛星君诞,则由镜湖医院慈善会拨支经费,搭棚建醮,演戏或唱曲,一连数天,极一时之热闹焉。三街会馆之所在地,原迺古时澳门之繁盛市区“荣宁坊”。其门前之社坛,现尚刻着荣宁社字样,且有联分嵌荣宁二字云:“荣居康乐境,宁享太平年”。该处市区,靠近营所,据祝淮《香山县志》载云:“会馆在西南隅,营地在澳东南隅,与会馆相接,旧屯营所,就其地市焉。筑亭于四隅,后毁于火,就故址改筑。”
三街会馆
台山街市(Mercado de Tamagnini Barbosa)位于青洲大马路 / 青洲新路(Avenida do Conselheiro Borja)、苏沙医生街(Rua do Dr. Ricardo de Sousa)、台山中街(Rua Central de T'oi Sán)之间。现为台山街市市政综合大楼,启用于2005年5月30日。该楼略呈曲尺形,长边楼长83米,宽13米,总面积3,520平方米;短边楼长51米,宽13米,占地有600多平方米。
澳门街市:台山街市
红街市(Mercado Municipal Almirante Lacerda)位于罅些喇提督市东街(Rua Leste do Mercado Almirante Lacerda)、高士德大马路(Avenida de Horta e Costa)、罅些喇提督大马路(提督马路)(Avenida do Almirante Lacerda)、罅些喇提督市北街(Rua Norte do Mercado Almirante Lacerda)之间。街市大楼,长44米,宽20米, 占地面积有880平方米。楼分三层,一、二层宽敞阔大,第三层狭高如塔,实用性不大,装饰性较强,衬托出整座建筑宏伟壮观;外绕以围墙,有露天回廊。因建筑物外墙为红色,故称红街市,又因其面对罅些喇提督马路,故又称提督街市。
澳门街市:红街市
松山马路四号具欧陆风格的古老大宅,经过重修扩建后,摇身一变,成为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不仅保存了建筑文物,还焕发了青春光彩,发展电脑软件科技。这座古雅建筑,在山坡绿树环抱中,庭园绿草如茵,环境幽静,是科研好地方,它与原宝血女修院及岭南中学两座典雅的古旧建筑相对,高低错落,互相媲美。据介绍,这座建筑物原是施利华•文第士的住宅,已有七十多年历史。一九三零年,文第士逝世后,大宅空置了一个时期,其后用途数易,曾作为修女宿舍、护士学校、政府诊所、卫生司药物事务中心;业权也先转让给玛利亚、方济各修会,后为澳府收购。这所大宅自建成至一九九七年,外貌依然,至一九九八年四月,改为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由澳门基金会斥资三千万元将它重建,除了内部间格完全改动,适合实际需要外,还扩建了东、北两翼,增加实用空间,面积由原来六百多平方米增至二千三百多平方米,而增建部份也和原来建筑风格协调,外观显得更宏伟,内设办公室、研究敎学室、会议室、图书室、文娱室等,供研究人员应用,培养电脑软件技术专才。原业主文第士一八七六年在葡出生,一九零一年来澳,一九三零年逝世。在澳期间,担任葡文中学敎师,他喜爱中国艺术,收藏不少国画、石湾陶瓷等艺术品。这批艺术品后由政府收购,藏于贾梅士博物馆,今转为澳门艺术博物馆藏品。
古宅焕发青春光彩
澳门虽无正式意义上的区域划分,但坊间有着“马黑祐”区的说法,指的是马场、黑沙环和祐汉区。该区原只有黑沙环及马场,曾是赛马用地及农地,70年代因城市发展需要进行了小规模的填海工程,发展成住宅区。及后,澳门首个大型屋苑——祐汉新邨在此地落成,“祐汉区”亦开始为市民所熟悉,而区中的祐汉市政综合体及祐汉街市公园,因祐汉新邨而得名。
澳门街市:祐汉街市
澳门艺术博物馆是澳门文化中心的一个组成部份,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九日揭幕。该馆最初由澳门民政总署管理[现已改由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管理],总面积逾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占四千平方米,是本澳最大的艺术展出空间。艺术馆楼高五层,内有五个展览馆,包括中国书画馆、中国陶瓷馆,历史绘画馆及两个专题展览馆;此外,还有图书馆、会议厅、商店及餐厅等。展馆地方宽敞,环境宁静,观众可以乘升降机至五楼,舒适地观赏各种展品,然后逐层而下,是一种美的享受。艺术馆藏品三千多件,其中二千多件属原贾梅士博物馆,余为民政总署近年征集、购买的。藏品包括书画作品、陶塑、铜器、水晶、木器、印章、印谱、西洋艺术及现代艺术作品、摄影等珍贵艺术品。其中石湾陶塑约有三百件,自从贾梅士博物馆白鸽巢前地馆址易手后,藏品被收藏多年,而今在艺术馆重见天日,让公众观赏,令人欣慰。开馆之初,以不同的主题安排展出有“广东名家绘画”、“石湾陶瓷”、“史密罗夫笔下的澳门”、“历史绘画”及“千面舞台”,内容丰富,各有特色。由于藏品不少,今后将陆续更换展览。 艺术馆负责人公开表示,该馆本是收集、保存、整理、研究本地文物,发挥传播文化艺术的功能。开馆以来,陆续举办各种大型艺术展览,有国际性、地区性及本土性,发展多元化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及文化口味的观众需要。为推广艺术教育,还经常举办工作坊、专题讲座、电影放映会及儿童绘画班等。一个艺术馆不单只有宏伟的外观,还应有丰富的内涵,显示澳门历史文化艺术色彩。
澳门艺术博物馆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