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记茶庄”是澳门传统的茶叶店,以出口普洱茶叶为主,它的前身是一间赌馆,店内仍保留一些当时赌馆的设计,开店老板为劳鸿章先生,现交由第二代来继承。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22/05/06
人们为了生计当小贩,售卖各种货品,挣取蝇头小利,往昔有的行业,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很冷门的,如老照片中的扫帚、火柴、火水生油,劳动一天能赚多少钱呢?可以想像他们这种营生方式是多么艰难,生活又是多么困苦。有些小贩是靠手艺谋生,往昔如补风炉瓦罉、铲刀磨较剪、修理洋遮鬼锁、染衫染布、补衫、补鞋……这些行当出现,与当时社会经济情况有密切关系。那时人们生活艰难,开支精打细算,不像现在人们生活那么富裕,物质那么丰富,对许多东西,不要说破烂的,就是残旧的也当垃圾抛弃,而那时将破烂的东西修修补补,又再用两三年了,非常节俭。当然,时代变化,社会发展,过去许多小贩行业不适应新时代而销声匿迹,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代之而起的又有新的行当,继续谋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本澳由于小贩人数激增,街边摊档愈来愈多,为维护市容整洁、整顿街道交通秩序起见,有关当局在各区设立“小贩认可区”,限制小贩随意随街摆卖,起到一定的作用。近多年来,经济淡静,外劳不断涌入,造成本地工人就业因难,有些居民为了生计,改行当小贩。由于摊挡未领有牌照经营,被称为“无牌小贩”或“非法流动小贩”,随时会被有关人员检控,损失财物,谋生不易。
小贩生涯今昔异同(下)
二次大战期间,澳门虽属非战区,但物资缺乏,平民百姓连饭也吃不到。当时的面包是需要配给的,俄国面包是澳葡政府指定的供应品。当时天一亮,面包供应站便已排了四条“长龙”,待葡人警官到来,随心所“欲”地选一个“龙头”作为轮购面包的首队,通常必定会拣选有年轻貌美的小姑娘的队列。有经验者,选龙入队必定拣有年轻貌美的小姑娘之列,即使迟来也可先上岸。
阅读老字号之早期中西面包饼店
光绪十年(1884年1月28日─1885年2月14日)2月26日,澳门卖鱼新街市开张,名曰公局街市,一贴近通商街,一贴近海边街。适时澳门可摆卖鲜鱼的街市有板樟庙街市、即米糙街街市及新村尾街市、沙梨头街市。澳门卖鱼街市系由米格尔.施理华建妥,经本澳承充卖鱼商人禀请开办。公局街市内有卖鲜鱼店16间,经澳门议事公局出示招人租赁,以3年为期。3月24日,为免有毒气,以便民居得保养之法,将柴船尾并沙栏仔卖鲜鱼街市撤销,迁往公局街市。《澳门政府宪报》1884年2月23日第8号。《澳门政府宪报》1884年3月29日第13号。
澳门卖鱼新街市开张
澳门的街名是十分有趣,好像没有贼仔的“贼仔围”、没有牧羊的“牧羊巷”、没有铸炮的“铸炮斜巷”等。在烂鬼楼附近的果栏街,同样是一家果栏也没有,因为真正卖水果的可是是附近的“大码头街”,而且是名副其实的“果栏街”。虽然说,澳门的水果不少是来自内地,但大码头街向来批发“来佬”水果,而且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非常悠久!
百年“果栏”街
人物: | 劳鸿章 |
时间: | 回归祖国(1999年-) |
2005年06月09日 | |
地点: | 澳门半岛--花王堂区 |
十月初五日街115号 | |
英记茶庄 | |
关键字: | 茶叶店 |
茶叶 | |
茶壶 | |
店铺 |
摄影: | 陈显耀 |
著作财产权人: | 陈显耀 |
数位作品提供者: | 陈显耀 |
权限范围: | 陈显耀授权澳门基金会使用。如需使用有关资料,需征得有关版权实体的同意。 |
语种: | 中文 |
资料类型: | 图片 |
照片 | |
红色 | |
黑色 | |
登录号码: | p0003276 |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