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7/18
更新日期:2019/07/18
崇禎十年(1637年1月26日─1638年2月13日)本年,重建望德堂,改木質結構為石質結構。門前有一座高大的十字架,其石基腳上刻有葡文:Crux de Sperança a No. 1637(意為“希望十字架”,1637年)。郭永亮:《澳門香港之早期關係》第5章《澳門早期教堂》,第56—57頁。
重建望德堂
崇禎四年(1631年2月1日─1632年2月19日)12月,澳門總督貢薩洛•施維拉帶領6艘滿載貨物的葡船前往印度,其中5艘被荷蘭船隊在新加坡海峽(Singapore Strait)截獲,儘管他所在的第6艘船逃脫,但該船很快失事,他本人也下落不明。丟失的金條和其他商品大約價值100萬色勒芬。C. R. Boxer, Fidalgos in the Far East(1550—1770), p. 107.
荷蘭船隊截獲澳門總督貢薩洛•施維拉帶領的六艘葡船
崇禎十一年(1638年2月14日─1639年2月2日)意大利旅行家馬可•阿瓦羅(Marco de Avalo)於本年遊歷澳門,曾留下了關於澳門貿易體系如何運轉的珍貴資料: 澳門城有幾間裝潢漂亮的華人商店,還有不少出售華人衣服和絲織品的商店。這些華人聽說外國人從海外帶來銀子,便每日去他們的住處出售自己的商品。由於過多過煩,必須盡力將他們從家中趕出去。中國官員對每一艘澳門船向船長徵收碇泊稅,而商人們除了船上的貨物之外沒什麼東西可交。這座城市里不生產任何製成品或紡織品,這些航行所需要的每一樣東西,都要乘坐小舢板或其他船隻去廣州購買。為了這個目的,那里每年要舉辦兩次大的集市。在集市季節,人們就會委派幾個澳門商人去廣州買東西(既為他們自己買,也為別人買),並及時訂購他們所需要的商品,在下一次集市上交貨。這些人在廣州呆的時間,有時候長達四五個月。……當葡萄牙人到達廣州城外的海域時,他們便把他們巨大的貨運駁船牢牢地固定在正對著廣州城的一個江心小島上。那里有一座漂亮的大寶塔和一所中學,他們從那里動身去找總督,在他不在的時候,主事者依照古老的習慣,帶給他一份禮物,從不少於4000個金幣,有時候甚至更多。這只是為了獲得自由貿易的許可,獲得許可之後,他們會預付給商人們一筆錢,好讓他們能夠準備紡織工、織布機及其他設備。以這種方式,他們按照自己的需求量訂購貨物。這樣訂下合同之後,他們再一次請求獲得開辦集市的許可,這同樣需要再行奉送一份價值相當的禮物。為了在返程之前獲得至關重要的總督官印,還需要孝敬8000個金幣,這還不包括在石岐鎮賄賂官員的錢。前往日本的航行,只有那些議事會推薦的人才能從事,他們的名字被張榜公佈,貼在一些主要的街角上。這樣的航行,在1630年以前,任何個人都不得從事,只能由議事會進行。航行所帶來的利潤則被用作維持駐軍和要塞之需,以及用作其他開支。然而,當一位名叫賈羅布的貴族獲得果阿航行日本和馬尼拉的壟斷權後,議事會也就失去了主要收入來源,利潤流向了王國政府。榎一雄:《榎一雄著作集》第5冊《東西交涉史》,第293頁,轉自戚印平:《早期澳日貿易》,載《澳門史新編》第2冊,第413頁。馬可•阿瓦羅:《澳門紀事:1638年》,載博克塞:《復辟時期的澳門》,第86—88頁,轉自杰弗里•C. 岡恩:《澳門史》,第29—30頁。
意大利旅行家馬可•阿瓦羅遊歷澳門,留下了關於澳門貿易體系如何運轉的珍貴資料
崇禎十二年(1639年2月3日─1640年1月22日)10月15日,意大利籍神父盧安東(Antoine Rubino)抵達澳門並出任中國和日本教區巡視員,而任命令是在前一年1月7日下達的。榮振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第789頁。
意大利籍神父盧安東抵達澳門並出任中國和日本教區巡視員
崇禎二年(1629年1月24日─1630年2月11日)4月,葡印總督米格爾•諾羅尼亞(Miguel de Noronha)從里斯本帶來國王菲利浦四世關於澳門至日本和澳門至馬尼拉航線貿易的密旨,說進行上述航海貿易王室的支出均用在“果阿的消費以及購置武器設備和製造船隻上。”Documentos Remetidos da Índia ou Livros das Monções, Vol. 38, pp. 51—52.
葡印總督米格爾•諾羅尼亞關於航線貿易的密旨
崇禎三年(1630年2月12日─1631年1月31日)8月,澳門耶穌會亦乘進炮之機,命意大利耶穌會士謝貴祿(Tranquille Grassaetti)、聶伯多(Pierre Cunevari),葡萄牙耶穌會士林本篤(Bento de Matos),法國耶穌會士方德望(Le Fèvre Etienne Faber)及比利時耶穌會士金尼閣神父之侄金彌格(Miguel Trigault)等5人隨炮隊公開進入內地。巴篤里(Daniello Bartoli):《中華耶穌會史》,第961頁,轉引自方豪:《明末西洋流入我國之史料》,載《東方雜誌》第40卷第1期,1944年。
澳門耶穌會乘進炮之機,命意大利耶穌會士謝貴祿等人進入內地
崇禎十二年(1639年2月3日─1640年1月22日)12月24日,宣佈多明戈斯•瓦斯(Domingos Vaz)的侄子曼努埃爾•瓦斯貢塞羅斯(Manuel de Vasconcelos)因無禮拒絕接受監稱官的職務而禁閉在家,永遠不得在澳門被選任任何官職,也不得從事任何公務。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6—18世紀》,第48頁。
宣佈曼努埃爾•瓦斯貢塞羅斯因無禮拒絕接受職務而禁閉在家
人物: | 馬士加路也(Mascarenhas, D. Francisco)(澳督) |
時間: | 明中後期(1494-1644年) |
1623年07月17日 | |
1623年05月06日 | |
關鍵字: | 歷史 |
澳門總督 |
資料來源: | 吳志良、楊允中主編:《澳門百科全書》(修訂版),澳門基金會,2005,第616~617頁。ISBN 99937-1-032-6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16566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