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有,字应贤,号谓泉、益昌,香山县上冲乡(今属珠海市香洲区前山镇上冲村)人。澳门富商。曹雨亭弟弟。 曹氏先祖移居澳门,曹氏家族在澳门繁衍生息,发家致富。 

1882年4月,曹有在白马行街创立缫丝厂,成为晚清时期澳门最早的工业投资者之一。[1] 

1870年,曹有与沈旺、王禄、德丰等人出资筹建镜湖医院,香山县政府和澳葡当局都表示支持。1871年向澳葡政府公物会办理登记立契手续,同年10月28日澳葡公物会发布公告,批准在三巴门外沙岗山边兴建医院。 

曹有与兄长曹雨亭创办曹存善堂、曹连益堂等商号,拥有大量物业和房地产。[2] 

1880年4月,曹有购买水车一架赠送给澳葡政府。澳葡政府认为曹有“乃属出于情愿,亦并无私益,越有功劳,是以本澳官乐为收领”,并对曹有“郑重表扬,实堪嘉尚”。同年6月17日,葡萄牙王室特赏给曹有御赐圣母金星,他成为当时首位获此殊荣的晚清澳门华商。[1]同年,他获得清政府钦赐二品顶戴花翎,并获赐牌坊“乐善好施”一座,以示旌奖。[3] 

1892年秋,孙中山毕业后,得到曹有的长子曹善业,何穗田、陈赓虞等港澳知名人士资助,来到澳门镜湖医院担任首席义务西医,创办西医西药。孙中山拟在澳门实施“药局赠药”,向镜湖医院借款1440两开办药局,此举得到医院董事们的大力支持。 

曹有作为镜湖医院的早期倡办者,最具资历,以他为首签名作为孙中山借款的见证人之一,借出相当于镜湖医院半年经费的银两给孙中山。对于孙中山在澳门行医的宣传,曹善业尽力相助[4],与澳门知名人士卢九、陈席儒、吴节薇、宋子衡、何穗田等联名,1893年9月26日、10月7日在《镜海丛报》和葡文周报《澳门回声》刊登“春满镜湖”告白,介绍孙中山在澳门的地点、时间、业务范围及高明的医术,表彰孙中山的崇高医德。 

曹有生育十多个子女:其中包括曹善业、曹善芳、曹善琼、曹善布、曹善瑚、曹善元、曹善荣、曹善允、曹善根、曹善麟、曹善谦(子挥)等。[1] 

[1].林广志:《晚清时期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第173-174页。 [2].《曹氏家族资助孙中山澳门开办西医》,载《珠海特区报》,2011年9月21日。 [3].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9》(奏议九),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第151页。 [4].《晚清澳门儒商曹有等创办镜湖医院借大量银款给孙中山办药局“赠药”》,载《羊城晚报》,2011年9月19日。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