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人抬龙牌,写有亡者姓名。中间白衣少年应为至亲如儿孙之类。抬龙牌者著制服,可见亡者为有钱人家。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八人抬龙牌,写有亡者姓名。中间白衣少年应为至亲如儿孙之类。抬龙牌者著制服,可见亡者为有钱人家。
更新日期:2019/11/16
大家小时候在学校读书时,不知道有没有听过关于学校以前是乱葬岗或医院的传闻。这些传说,几乎流传于各校各级的学生中,可谓永不过时的鬼故。虽然学校曾经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但大家似乎对这个地方的过去非常陌生。到底以前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甚么事情?现在,让我们回到被高楼大厦覆盖前的澳门,寻找那些曾经作为墓地的地方。
“我家学校以前是乱葬岗!”——寻找澳门消失的墓地
澳门开埠四百多年,从明清时期中国对外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发展至今时今日中西方文化荟萃的“东方拉城”,多少名人曾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经典、璀璨、足以影响世界的大汇演,但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不变的规律,回归黄土是他们人生的句点,坟场就成为了生命最终的归宿。
澳门坟场的发展及特色
李胜,1926年在澳门出生,三个哥哥做装修工(俗称“做三行”)。幼时在华侨平民小学读过四年书,稍大一点就鎅树焗炭,1945年和平后,他刚十几岁,就过香港学做木工。几年后返回澳门,一直做木工维持生计,直至退休。
大家行友彼此团结
光绪七年(1881年1月30日─1882年2月17日)4月28日,闻悉大清慈安皇太后病逝,驻澳葡国大臣、澳督贾拉沙飭令澳门各炮台暨兵船等,于是日下半旗,并炮台一座早晚放炮两次,每次放炮21响,第一次朝早8点钟,第二次下午日入之时,以表敬念皇太后之懿德,用申葡国及澳门官军人等哀悼国丧之至意。《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3册《驻澳葡国大臣贾为哀悼慈安皇太后事致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奕诉照会》,第157页;《澳门政府宪报》1881年4月30日第18号。
贾拉沙飭令澳门各炮台于是日下半旗,
咸丰元年(1851年2月1日─1852年2月19日)1月1日,亚马留总督的遗体从澳督府移往方济各修道院的嘉模小教堂(Igreja de Nossa Senhora do Carmo)安葬,并举行正式的安葬礼。澳门议事公局在葬礼上致悼词,举澳伤悼已故王室大臣亚马留,并由澳门议事公局奉其骨殖移送于嘉思栏圣女嘉模小教堂安置,执绋者法国公使、美国领事官、议事公局主席、海军与妈阁炮台司令等。其舁柩者兵梢6人,前导者兵丁1旗,兵梢1部。扈从者议事公局众议员并执卷旗以及各国公使领事之办公人等,且内外民人,又有副总兵官带领兵丁押后。至嘉思栏教堂门首,有主教暨众神父迎入圣女嘉模小教堂,诵经一路,哀恸之情,令人见之悲楚。《澳门议事亭为被刺澳督亚马勒举行葬礼时发表的悼词(1851年)》,原件藏海外历史档案馆,见《葡萄牙图书馆档案馆藏中文文献:1668—1871》第1册,第144页,又见《澳门政府宪报》1851年1月11日第8号。
澳督亚马留遗体移往嘉模小教堂安葬
时间: | 民国时期(1911-1949年) |
1925年-1941年 | |
关键字: | 殡葬业 |
出殡 | |
丧葬仪式 | |
合胜隆蠔油庄 | |
真亭 | |
联福公司 |
摄影: | 若瑟‧利维士‧嘉德礼(Catela, José Neves) |
资料来源: | 若瑟・利维士・嘉德礼:《永不回来的风景 : 澳门昔日生活照片》,澳门艺术博物馆,2001,第220页。ISBN 99937-29-26-4 |
藏品所有人: | 澳门基金会 |
储存地点: | 澳门艺术博物馆 |
数位作品提供者: | 澳门基金会 |
权限范围: | 如需使用有关资料,需征得有关版权实体的同意。 |
语种: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资料类型: | 照片 |
黑白 | |
登录号码: | p0000260 |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