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11/19
福隆新街附近街道,旧日俗称“箩底橙”,原属濠镜北湾之海坦边地,本迺红窗门、桔仔围等街之店户栏尾也。所谓箩底橙云者,即余剩无人欲所之地区。自从清朝同治年间,闽籍富商王禄、王棣父子二人,承购该区地段,并填塞海坦,开辟街道,兴筑铺户,建立戏院。惨淡经营,遂为澳中繁盛区域。当时之行庄、商店、客栈、戏院等,皆设立于斯,渐且秦楼、赌馆、酒家、烟室等,亦纷纷择租是地,致使该区一带,不分昼夜,热闹异常,真是笙歌载道,灯火通明,鬓影衣香,车水马龙,盛极一时也。虽时至今日,该处之酒楼饭店生意,仍是不衰。福隆新街,在澳葡政府未施行禁娼、禁烟、禁赌前,上半街都是秦楼楚馆,下半街多属茶话室、酒店、银牌等,嫖赌饮吹,公开营业。据丘沧海之《岭云海日楼诗钞》有云:“澳中赌馆最盛,门皆署银牌以广招徕。”其诗云:“银牌高署市门东,百万居然一掷中,谁向风尘劳斗色,博徒从古有英雄。”又《澳门杂诗》有咏澳门赌馆者云:“弹碁六博剧欢娱,镫火楼台似画图。太息黄金掷虚牝,误人毕竟是樗蒲。”福隆新街坊,以福隆新街为经,而以清平直街、宜安街、清和里、福荣里等纬,纵横交错,互相连贯,成为澳门当年纸醉金迷之地。不才走马王孙,堕鞭公子,烟霞道友,骰博枭雄,常常沉湎是间,流连忘返者,是亦昔日全无生产之澳门,而有畸形繁荣之总汇也。清平直街横贯福隆新街,因有一所清平戏院而得名。街中铺户多属酒楼食店,花筵唱局,管弦相应;加以往昔清平戏院常演通宵粤剧,歌声琴韵,彻夜不辍。清平戏院为澳中唯一之粤剧舞台,历史最久之一所戏院,王禄、王棣父子填筑该区地段,兴建铺户时,澳葡兵头苏沙氏以澳门尚欠一所戏院,故将深巷仔街尾之一段海坦旷地,拨送与王氏,并声明要作为兴建戏院之用。王氏接受其建议,迺于清朝同治九年(一八七零年)十月兴工,经之营之,历时两载,至同治十一年腊月迺告工竣;更经过一番装修工程,卒延至同治十四年始克全部完成。而是时新辟各街道,及所建各铺户亦已先后竣工。恰逢王禄八秩开一寿辰,王棣特为迺父祝嘏,遂由广州聘到永丰年第一班,上演香花山大贺寿,在戏院中大排筵席,欢宴宾客,并寓意娱乐清平,迺取名为清平戏院。宜安街,不过是习俗沿呼之街名耳,其原名本为福隆新巷,迺福隆新街之横巷也。曩时此街有一澳中富豪巨绅之俱乐部——宜安公司设于其间,故人皆呼其所在为宜安街,寝且竟忘其本名焉。宜安公司,迺其澳中富商卢焯之(即卢九)所创设者,原在风顺堂街之十六柱傍。华堂琼苑,轩敞宏丽,清朝之达官贵人,豪商巨贾,都常莅止。昔康有为,梁启超辈来澳,亦止于是,华筵夜夜,召妓侑觞;琴韵声声,征歌选胜,但以该地离福隆新街颇远,飞笺不便,迺迁址是街,溷烟花之地,居杨柳之巷焉。宜安街,当澳门花事兴盛时期,望衡对宇,均为秦楼楚馆;章台走马,都是贵介王孙。且听燕语莺歌,招来狂峰浪蝶,稍自捡者,多不经此街。惟是青楼佳节,韵事偏多;若遭良辰,铺张益丽。上元灯夜,七夕慕仙,斗丽争妍,陈设瓜果,闻而来观者,游客塞途,极一时之盛也。汪慵叟之《澳门竹枝词》有云:“榕叶垂门花作灯,绮罗香映月波澄。天孙妒煞鸳鸯侣,巧乞青楼恐未𪊞。”自从澳葡禁娼后,花事阑珊,宜安街前,无复见秦淮胜概,宜安公司亦早经结束,宜安街虚有其名耳。福荣里,俗呼火街,想是俗语所谓惹火之意也。盖里中多属妓院,少鲜丽人,与福隆新街宜安街,合称澳门花国三街,俱迺昔日澳中之上乘妓院所在之地,亦即风月场中所谓大寨也。福宁里及蓬莱新巷等妓寨,其排场声价,较三街之妓院为逊;而清和里及白眼塘等妓寨,则更次之,此迺当年福隆新街区之花国等第也。攷福宁里迺后来辟作欢场者,故又称新园,而蓬莱新巷,因街中尝有一所当楼名万丰当者,高耸于福隆新街地区,成一特别标志,易于认识,故寻芳客飞笺召妓时,每书万丰当以代蓬莱新巷。于是万丰当街。遂成蓬莱新巷之别名。万丰当,原迺澳门世家周氏之物业,今已歇息多年,招牌亦已删去,惟万丰当街名,犹常挂于人口中也。当澳葡政府未禁烟前,蓬莱新巷开设茶话室多间。荼话室者,即吸食鸦片烟之烟格也。苟拜局内中人,骤覩其茶话室招牌,辄以为茶楼冰室耳!殊不知其中横床直竹,弥漫烟霞,别仙窟焉。偶读郑谷诒选辑之《课余吟》,有澳门竹枝词《咏茶话室》者,其词云:“黑籍纷纷检姓名,芙蓉花落五羊城。此间合作逃逋薮,茶室千家夜有声。”福隆新街地区,旧属宏隆坊。泰半为集成堂物业。该区初为一犹太人经营之茶行,名庇厘喇洋行,行址面积非常广阔。自从香港开埠后,澳中洋行,多已迁港,间或歇业,庇厘喇洋行亦闭门多时。其行址已废置已久,荒芜残旧,无人承受,故时人称之为箩底橙地。迨至同治年间,闽籍富绅王禄及其长子王棣,以绍昌堂名义向其承购,以为辟街建屋基地;更集资本分作十股,向邻近桔仔围等购入旧屋多间,并填筑海坦,合成一大段地区,进行建筑街道及铺户。计筑成有:福隆新街、福荣里、清和里、福隆新巷、清平新街、深巷口、㓥槽围、福寿里、新利巷、新市巷及蓬莱新街、柴船尾、芦石塘、红窗门等部份,合共大小铺户一百六十余间。愿当时澳门市面冷淡,各店户大多空置,难以租出,各股东皆拟放弃。王氏父子以事业成之不易,迫得全部承受,改名为集成堂。后得澳葡兵头苏沙拨送深巷仔街尾旷地及海坦一段,嘱将建作中国戏院;又嘱填塞白眼塘,筑一新街市,因市亭内之摊档生意冷淡,停业后终于街市改回铺户,故今该处附近,尚有街名为新市巷也。王禄、王棣等相继逝世后,其子孙守成不易,已将大部份让与别人。后澳商萧某承办租务,将原来资本改作二十股,曾交由李某代理。萧殁后,易手新人,业价亦起,今已扩作一千股计矣。此迺澳门集成堂之大略历史也。集成堂创自清朝同治年间,为福隆新街及其附近街道屋宇之业户。初本迺澳门富绅王禄父子创下之产业。但白云苍狗,世事变迁,今已成为股份置业组织矣。攷王禄,字元禧,号瑞轩,福建泉州晋江人。先世来澳,清授武德佐骑尉,侯选所分府,诰封议大夫,隐居澳门,为当时首富。性仁厚,乐善好施,曾重修妈祖阁、观音堂及莲峰庙等,捐产助尝,禋祀有赖。又镜湖医院创办时,曾与曹有、沈旺、德丰等共襄善举,置地奠基,始有今日。择居于天神巷,颜曰积善堂。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故建善庆围。生十子,又立连丁围。同治间,辟福隆新街及附近许多街道。填海坦,建铺户,设街市,立戏院。其长子王棣助之,创集成堂,修路建庙。时康公庙工竣开光,被推为主祭。曾在清平戏院庆祝八秩开一荣寿大典,大宴宾客,翌年始归道山,享寿七十二岁。王棣,字应昌,号岐卿,时人别称之为王帝,因棣帝谐声,且其为富绅,权极一时也。善贸易,创设万香酒店、广泰押及泰昌办馆,故澳葡人称之为买办。其居傍之升平里,为其所建,而葡名Patio do Comprador,即买办围之意,所以纪念之也。同善堂及镜湖医院,皆为创办人,尝出力不才也。享寿六十三岁,迺殁。
福隆新街区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