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本澳一般人家多植萬年青,不似如今那麼多植物品種。萬年青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陰濕,既可盆栽也可水養,非常粗生,一般喜以瓶水養,掛在牆上,點綴環境。這種植物,葉厚而大,由地下莖叢生,作披針形,堅挺濃綠,形態美觀,耐寒力強,經冬不凋,故有“萬年青”之稱,象徵吉祥,寓意“子孫萬年,青春常葆”、“事業永恆繁榮”,向受種養者珍視。 

記得十多年前在舊居時,家裡瓶插水養一株萬年青,懸掛在廳間牆壁上,多年來都是長葉不長花,且很瘦弱;改以盆栽泥種,移植天台,生長茁壯茂盛,並衍生出數株,青翠欲滴,嬌美可人。那年春季,竟都從葉莖間茁出花軸,長四、五吋,上面簇生細花,仿如麥穗,色白帶綠,形態有別於一般花朵;花謝後結成紅色的圓形果實(聽説也有黃色的),可謂“萬綠叢中一點紅”,益顯出紅艷動人。那次開花,究其原因可能是:一般水植,缺乏養料,陽光不足,生態條件欠佳,只保常綠;但種在沃土上,更有利生長,不僅壯健翠綠,而且依時開花結子。 

萬年青開花,由於難得一見(大多水養的),人們認為是喜事,按照舊時風俗,在花株上為之簪花掛紅慶賀。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