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又名黃如誠,字曉生,香山縣長洲(今屬中山市西區)後山村人。[1]革命家。 父親原在煙洲小學執教,積極宣傳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而被捕入獄;出獄後先在私塾任教,不久棄教從商,全家開始過上小康生活。 兄弟姐妹12個,黃的弟弟黃鞅(真鈞),1944年1月31日在五桂山戰鬥中英勇犧牲,年僅22歲。[2] 1925年,黃在縣立中學讀書時從事革命活動,擔任學生聯合會和新學生社中山分社負責人、中山學生救亡工作團副團長、廣東省學聯第一屆執行委員。 1926年6月,黃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共青團中山縣委書記;同年底任中共中山縣委委員。1927年,他因策反駐守中山的第三十九團團長周景臻參加賣蔗埔起義不成而被捕,囚禁於廣州監獄。同年12月廣州工人起義,黃率領難友衝出監獄。 1928年春,黃前往日本士官學校學習軍事,擔任該校中共黨支部書記。同年8月,執行第三國際共產決議在東京舉行國際反帝示威遊行,遭到日本軍警大肆鎮壓而被捕。黃被嚴刑拷打逼供,無效後,敵人在食物中暗放毒藥,企圖殺害,幸及早發覺,經催吐洗胃脫險,後僱請律師辯護才獲釋放。 1932年1月28日日軍入侵上海,當時愛國軍民為聲援十九路軍抗日舉行示威遊行,黃在領導大家高呼口號時遭特務逮捕,被關進英租界巡捕房,後來英人以遊行無罪釋放他。不久,黃在張貼抗日標語和《新群眾》壁報時,被警察逮捕。在獄中,黃堅持宣傳抗日,通過手抄《鐵窗報》,喚醒難友起來鬥爭。後由“七君子”之一的史良律師出庭辯護,獲得保釋出獄。[1] 1933年底,黃擔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幹事,編印出版《要人報》開展宣傳工作。1934年初,他被敵人盯梢追蹤而被捕,由上海轉解南京。在獄期間,黃與杜嵐認識,放風時候、“聽訓會”上,他與杜嵐互相傾訴,志同道合,萌生愛情,相約出獄後結為終身伴侶。黃有個同鄉叔叔黃仲榆,當時是國民黨中央委員,通過陳策、鄭占南、謝作民等保釋,極力斡旋,擔保兩人於1934年底出獄。黃與杜嵐先後返回廣東中山長洲,在黃家舉行婚禮。[3] 1935年初,黃與杜嵐來到澳門,興辦教育事業,以培育人才,提高民族素質,振興中華為己任。他決定團結爭取有利的社會關係,集資辦校。當時黃仁輔、鮑雁坡、鮑夢光、楊振聲、楊雪溪、楊雪傖等社會熱心人積極支持,1932年創辦濠江中學暨附屬小學。同年秋後,該校校長黃仁輔和創辦者多人,因事先後離開澳門或從事其他工作,1936年2月1日將該校正式移交黃接辦,並鄭重地簽訂一份合約,提出“接辦之後益加努力,使學校日臻發達”的要求。 黃掌管學校後,首標辦學方針和宗旨,為澳門廣大勞苦同胞子女服務,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組成以黃仲榆為董事長,黃桂紀、黃豫樵、黃渭霖、黃福隆、黃漢興等為董事的校董會;同時團結一批有為青年及熱愛祖國、同心同德的教師,盡心辦學,當時的老師有黃一峰、曾枝西、張鐵柔(陽)、陳雪、黃瑞坤、周筱真、鄭冷刃(少康)、區白霜(夢覺)等,他(她)們都抱著獻身教育事業、為國家為社會培育人才的志願,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不避艱苦,不計報酬。 初期學校經濟困難,黃想盡辦法請親友捐助,甚至自己自編自製釘裝成“畫報”,供同學們閱讀。黃和全校教職員工,以“忠誠勇敢,勤勞樸素”為校訓,對學生言傳身教,取得一定的成效,使濠江中學在社會上奠定較好的基礎。[3] 同年,黃與華南工委接上組織關係,被任為“南委”秘書長,同年底調任五縣(南海、番禺、中山、順德、東莞)特支書記;1936年任博羅縣特派員。期間,經組織同意,他利用黃仲榆當博羅縣長關係,當上博羅縣一個區區長。在任期間,黃組織百多人的“義勇警察隊”,為象頭山、羅浮山一帶建立武裝根據地做好準備。 1938年,黃擔任中共博羅縣委會書記。同年底,他赴香港治病,與難友李少石、于益之相會,李少石、于益之建議調黃到八路軍駐香港情報組工作,並以澳門濠江中學為聯絡站,開展統戰策反工作。1949年8月中山解放前夕,黃先後策反中山縣聯防大隊長黃森、廣東保安一師、東江護路總隊起義。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他回到中山先後任石岐鎮副鎮長、石岐市副市長、中共石岐市委常委、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職。 1957年,黃調廣東省政協秘書處任副處長;不久調任省參事室、省文史館辦公室副主任;1959年任暨南大學辦公室主任和總務處副處長。[4] 1965年,暨南大學在廣西籌辦後方三線建校工作,黃接受了更艱巨的任務,任勞任怨。 “文革”期間,黃被誣衊為“叛徒”、“特務”、“走資派”、“漢奸”、“國民黨殘渣餘孽”,扣上五頂大帽子;威迫他誣陷周總理;將他關進牛欄,扣發工資,受盡抄家、毒打、毆鬥、遊街等凌辱、折磨、摧殘;但他始終沒有屈服,堅持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不低頭,充分表現出一個真正共產黨員的浩然正氣。 1980年,黃身患高血壓、哮喘、心肌炎等多種頑症,忍痛離開暨南大學回到澳門治病,但他念念不忘暨大的事業發展,積極呼籲在澳門及中山的老戰友、親朋為暨大募集資金,實現培育僑生當四化建設棟樑的宏願。他擔任暨大校董會副秘書長,經常與留澳門的校董討論暨大發展的計劃,提出積極的建議。[1] 1982年6月,黃因體弱病重不幸逝世,終年76歲。 黃健與杜嵐(1912-2013)生育四子二女,都服務於社會。杜嵐辛勤服務濠江中學,刻苦自勵,辛勤育人,造就許多良才,許多學生服務社會,卓有成就;獲得澳門政府總督頒贈勞績勳章。[5] [1]《黃健》,載“中山市檔案資訊網",2012年12月6日,http://www.zsda.gov.cn/plus/php_mr_details.php?renid=392。 [2]中共中山市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山英烈》(第一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第53-57頁。 [3]楊蔭清:《澳門濠江中學校長杜嵐》,載《中山文史》(第22輯),中山:中山政協,1991,第85-88頁。 [4]《黃健同志革命的一生》,載“中山網",2008年10月11日,http://www.zsnews.cn/ZT/ZSZX/2006/03/02/546550.shtml。 [5]《澳門濠江學校名譽校長杜嵐辭世享年101歲》,載“新華網",2013年6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3/29/c_115215265.htm。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