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九年(1731年2月7日-1732年1月26日)6月,兩廣總督郝玉麟監修的《(雍正)廣東通志》完成。在該書卷三《輿圖》中保存了一幅極為珍貴的《澳門圖》,該圖可以說是中國古地圖中第一幅以繪畫形式詳細繪製澳門地理及建築的澳門地圖。從形式上看,該圖繪製精緻,線條細膩,山海島嶼、船泊關津、殿堂廟宇,均呈立體狀,還十分注意各類建築的中西區別,這一點,在現存的中國古澳門地圖中是第一幅,也對以後乾隆、道光年間出現的澳門圖產生重大影響。有些圖則幾乎完全是照搬此圖。如果以17世紀中後期出現的一些西洋人如巴雷托•雷曾德(Barreto de Resende)的《1634年澳門圖》比較,《(雍正)澳門圖》有受該圖影響的痕跡。而從內容上來講,該圖涵括甚廣,歷史、地理、政治、宗教、民俗及貿易等問題均有涉及,有許多資料首見於該圖,如唐人廟、娘媽新廟及十八間等。因此,完全可以說,《(雍正)廣東通志•澳門圖》是我國現存第一幅全面介紹澳門的中國古地圖。[1]
[1] 郝玉麟:《(雍正)廣東通志》卷3《與圖•澳門圖》;湯開建:《(雍正)<廣東通志•澳門圖>研究》,載《文化雜誌》第40/41期,2000年。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