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一年 (1942年1月1日-1942年12月31日)12月24日,晚9时,崇实中学校长梁彦明因坚决领导抗日救亡工作为日本汉奸劝降不从,在学校附近龙嵩街被日本汉奸枪击,重伤入山顶医院治理,因脊柱骨碎,枪弹无法取出,延至29日下午5时逝世,享年56岁。其灵柩从山顶医院引至西洋坟场,数千人前往送葬,途经日本领事馆前,“均侧目缓步,切齿睨视而行”。梁彦明,字哲士,号卧雪,广东新会人。1885年生,先后毕业于南海师范学堂、两广优级师范学堂。1909年,来澳在卖草地街4号创办崇实中学,从事教育救国工作,以培国本兼寓革命工作于其中。1910年4月,因结识朱执信、林直勉两人而加入中国同盟会南方支部,成为同盟会澳门中坚分子之一。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梁彦明与周岂凡、何进斗等在崇实中学发起剪辫会,校内师生多剪辫与会。1920年,与刘雅觉神父、冯秋雪等人发起、创立澳门教育会。1921年,孙中山曾在广州水泥厂 (大元帅府)亲自会见他,鼓励其“在澳团结澳中革命分子,作非常政府之后盾”。抗战以来,梁彦明在澳门先后组织成立各界救灾会、济难会、公债会、救护团、难童义学等社团,发动募集、献金、义卖等活动以支持抗日运动。历任澳门教育会会长、中国国民党澳门支部常务委员、镜湖医院副主席、镜湖义学校长、同善堂值理、中华教育会常务委员、中山县历次代表大会指导员、广东省历届代表大会出席代表、澳门兵灾会、救国会常务委员等职,生平著述颇多,工书法,尤好金石书画,篆隶造诣尤深。又与冯秋雪、冯印雪等人组织雪社,有《六出》及《雪花》等诗集刊行于世。国民政府誉为“澳门华侨殉难之第一人”;林森称颂其“器望兼资”;蔡廷锴亦赞誉其一生“实行党的教育”;黄麟于其像赞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党之健者,国之完人;仰瞻遗像,炯炯丰神;浩然之气,万古常新”。培养了诸如霍宝材、王文达、钟子光[1]等人。[2]
[1]钟子光,澳门大商人,光记公司和德丰行东主。1945年被中国政府定为澳门“经济汉奸”之一。他与日本人合组检便所对来往省澳民众榨取钱财,操纵谷米,致使澳门米价高涨,执行日本人的命令,为日商搜购和运输军需品。被定为汉奸后,又行贿肃奸人员和国民党驻澳干部,以取消其汉奸的通缉。参见陈锡豪:《抗日战争时期的澳门》,第60页。
[2]郭辉堂:《梁彦明烈士年谱》、《梁彦明烈士史略》,梁宝璿:《崇实的呼声》,何桂邦:《哲师遇难情形纪》,载《梁彦明烈士纪念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藏;中国国民党驻港澳总支部编印:《港澳抗战殉国烈士纪念册》之《梁彦明》,第1页。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