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一年 (1942年1月1日-1942年12月31日)12月24日,晚9時,崇實中學校長梁彥明因堅決領導抗日救亡工作為日本漢奸勸降不從,在學校附近龍嵩街被日本漢奸槍擊,重傷入山頂醫院治理,因脊柱骨碎,槍彈無法取出,延至29日下午5時逝世,享年56歲。其靈柩從山頂醫院引至西洋墳場,數千人前往送葬,途經日本領事館前,“均側目緩步,切齒睨視而行”。梁彥明,字哲士,號臥雪,廣東新會人。1885年生,先後畢業於南海師範學堂、兩廣優級師範學堂。1909年,來澳在賣草地街4號創辦崇實中學,從事教育救國工作,以培國本兼寓革命工作於其中。1910年4月,因結識朱執信、林直勉兩人而加入中國同盟會南方支部,成為同盟會澳門中堅分子之一。1911年黃花崗起義失敗後,梁彥明與周豈凡、何進鬥等在崇實中學發起剪辮會,校內師生多剪辮與會。1920年,與劉雅覺神父、馮秋雪等人發起、創立澳門教育會。1921年,孫中山曾在廣州水泥廠 (大元帥府)親自會見他,鼓勵其“在澳團結澳中革命分子,作非常政府之後盾”。抗戰以來,梁彥明在澳門先後組織成立各界救災會、濟難會、公債會、救護團、難童義學等社團,發動募集、獻金、義賣等活動以支持抗日運動。歷任澳門教育會會長、中國國民黨澳門支部常務委員、鏡湖醫院副主席、鏡湖義學校長、同善堂值理、中華教育會常務委員、中山縣歷次代表大會指導員、廣東省歷屆代表大會出席代表、澳門兵災會、救國會常務委員等職,生平著述頗多,工書法,尤好金石書畫,篆隸造詣尤深。又與馮秋雪、馮印雪等人組織雪社,有《六出》及《雪花》等詩集刊行於世。國民政府譽為“澳門華僑殉難之第一人”;林森稱頌其“器望兼資”;蔡廷鍇亦讚譽其一生“實行黨的教育”;黃麟於其像贊稱“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黨之健者,國之完人;仰瞻遺像,炯炯豐神;浩然之氣,萬古常新”。培養了諸如霍寶材、王文達、鐘子光[1]等人。[2]
[1]鐘子光,澳門大商人,光記公司和德豐行東主。1945年被中國政府定為澳門“經濟漢奸”之一。他與日本人合組檢便所對來往省澳民眾榨取錢財,操縱谷米,致使澳門米價高漲,執行日本人的命令,為日商搜購和運輸軍需品。被定為漢奸後,又行賄肅奸人員和國民黨駐澳幹部,以取消其漢奸的通緝。參見陳錫豪:《抗日戰爭時期的澳門》,第60頁。
[2]郭輝堂:《梁彥明烈士年譜》、《梁彥明烈士史略》,梁寶璿:《崇實的呼聲》,何桂邦:《哲師遇難情形紀》,載《梁彥明烈士紀念集》,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中國國民黨駐港澳總支部編印:《港澳抗戰殉國烈士紀念冊》之《梁彥明》,第1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