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竹厂工场内晒炮饼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炮竹厂工场内晒炮饼
更新日期:2019/11/16
民国十三年(1924年1月1日─1924年12月31日)12月l2日,位于风顺堂区青云里(Pátio do Mainato)的一家炮竹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伤。Eduardo A. Veloso e Matos, Forças de Segurança de Macau, p. 235.
风顺堂区青云里一家炮竹厂发生爆炸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1927年12月31日) 3月22日,澳门政府批准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火柴有限公司”远东经理罗尔夫.马格松(Rolf Eskil Maghsson)在关闸以西的新填地上兴建一火柴厂。后因别故,该厂未能开办,特将该地转让给一家中国公司,改设炮竹厂。澳门历史档案馆藏民政管理档,第217号卷宗,第S-F号文件,转引自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208页;1932年《澳门指南》之《澳门的实业》。
批准罗尔夫.马格松兴建一火柴厂
民国十一年(1922年1月1日─1922年12月31日)6月13日,华商余吉臣禀请在海边马路设立炮竹烟花制造厂一座。《澳门政府宪报》1922年6月13日第26号,第445页。
余吉臣禀请在海边马路设立炮竹烟花制造厂
光绪七年(1881年1月30日─1882年2月17日)12月2日,澳门政府批准华商李汉源、梁旺贤在竹仔室第四号屋宇开设爆竹厂。经查,所设该厂并无妨碍骚扰,即询诸最近邻居子爵塞咖(Visconde de Cercal)之寡妇,亦不嫌该厂在此开设。该处以前曾开设一爆竹厂。即以该处地方而论,可算为澳门郊外之区。《澳门政府宪报》1881年12月10日第50号。
澳门政府批准李汉源、梁旺贤开设爆竹厂
光绪九年(1883年2月8日─1884年1月27日)11月23日,律师小若阿金.巴士度代澳门商人余亚康禀求开设爆竹厂一间,该厂坐落摩鲁(Mouros)兵房,后便有山,自西望洋(Penha)至妈阁,其山北边有屋一间,该厂四至均是葡人佛郎施.罗郎也(Francisco de Paula Noronha)空旷之地。即在此设厂。以其所择地段系在澳门郊外,不防有损近邻民人之安居,又无害居邻之屋业,更无碍各人之方便,合于规例,癸未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给照许可。《澳门政府宪报》1883年11月24日第47号。《澳门政府宪报》1884年1月28日第4号。
律师代澳门商人余亚康禀求开设爆竹厂
民国十三年(1924年1月1日─1924年12月31日)6月9日,澳门政府批准和顺公司经理吴云丰在青洲北部填地上设立一炮竹厂。1924年,澳门政府将在青洲北部的填海地规划设立工业区,请荷兰工程公司将这里的埤田全部填壅,并在此设立了搭有简陋工寮的十多家炮竹厂,吸引了近万澳门贫民和疍民到此工作。同时,这里也变成澳门最大的寮屋区。青洲北部填海地即指筷子基。1924年澳门政府修筑青洲避风塘,将赤洲岛填筑成一个规整的长矩形半岛,与澳门半岛相连,并称这狭长小半岛为“筷子基”,因此基与1892年建成的青洲马路海堤两相平行,犹如一双筷子,故名,赤洲是澳门西北海湾中的一个沙洲。澳门历史档案馆藏民政管理档,第147号卷宗,第S-F号文件,转引自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177页;金丰居士:《台山坊区,巨灾过后水火相济》,载《讯报》2009年2月6日。
澳门政府批准和顺公司经理吴云丰设立一炮竹厂
民国二年(1913年1月1日─1913年12月31日)6月19日, 竹仔屋裕盛隆德记及德兴隆两家工厂因贩卖铳炮军火并制造炮竹,违反相关章程,两家制炮竹器具、物料及已造成之炮竹多数被查封充公。《澳门政府宪报》1913年第25号, 第283页。
两家工厂的制炮用具被查封
光绪九年(1883年2月8日─1884年1月27日)2月15日,华商广隆禀求在洗衣湾竹仔室斜巷第1、第3、第5、第7、第9号屋开设爆竹厂,该屋四至:北向妇人马利亚‧费理巴(D. Maria Filipa)花园,南向士理未亚(Silveira)花园斜巷,东向该马利亚‧费理巴并士理未亚之花园,西向竹仔室斜巷。3月20日,得到批准。《澳门政府宪报》1883年2月17日第7号。《澳门政府宪报》1883年3月31日第13号。
华商广隆禀求开设爆竹厂
民国十四年(1925年1月1日─1925年12月31日)12月,原设于南海之益隆炮竹厂迁入澳门氹仔飞能便度街(Rua Fernão Mendes Pinto)和施督宪正街(Rua Direita Carlos Eugénio)建厂。该厂东主邓璧棠,占地高达11公顷,为澳门最大的炮竹厂。迁澳初期,由于熟练技工短缺,即到东莞、高要、南海一带招人。当时仲介招人,一人可得50元仲介费。1926年9月6日,益隆炮竹厂东主向政府申请,继续将经营牌照续期一 年,获准。澳门历史档案馆第53卷12号F;转自陈炜恒:《从益隆炮竹厂的兴衰看氹仔炮竹业变迁》,载《海岛回澜》创刊号,第38─49页,2009年。
益隆炮竹厂迁入澳门氹仔建厂
时间: | 民国时期(1911-1949年) |
1925年-1941年 | |
关键字: | 炮竹业 |
炮竹厂 | |
工业 |
摄影: | 若瑟‧利维士‧嘉德礼(Catela, José Neves) |
资料来源: | 若瑟・利维士・嘉德礼:《永不回来的风景 : 澳门昔日生活照片》,澳门艺术博物馆,2001,第147页。ISBN 99937-29-26-4 |
藏品所有人: | 澳门基金会 |
储存地点: | 澳门艺术博物馆 |
数位作品提供者: | 澳门基金会 |
权限范围: | 如需使用有关资料,需征得有关版权实体的同意。 |
语种: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资料类型: | 照片 |
黑白 | |
登录号码: | p0000161 |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