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翥,字竹林,一字少鹏,号南池,云南省蒙化县人。香山知县、诗人。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彭翥高中举人,乾隆四十七年(1782)挑发广东,初任封川知县;乾隆五十一年(1786)调任香山。[1] 同年,发生葡人凶杀中国居民案,澳葡头目初时藏匿凶手。经过中国官员的斗争,凶手最终交由中国政府审理。彭翥亲自带上公文拘捕,澳葡头目谢病不见,又想使彭翥屈服见面于夷庙。 彭翥说吾天朝命吏,夷庙岂能办公地!?就张幕设案于通衙,盛仪卫,召见通事和澳葡头目。起初,都行夷礼不跪。彭翥震怒,并且叫手下杖打澳葡头目,吓得通事用泥涂首谢罪,表示自辱服罪,并代澳葡头目哀求乞怜。彭翥终令西洋头目慑服,送凶犯受审。[2] 乾隆五十三年(1788),督水师兵200人出海捕盗,生擒700余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彭翥与澳葡夷目以及澳门绅士商量,欲建一座街墟亭台,以便华商入亭经营。之后,由澳葡呞咑馆(税馆)出资建造营地街墟亭,猪肉、鲜鱼、鸡鸭、瓜菜四行都在亭内摆卖,市容归整方便,成行成市。[3] 后来,彭翥以功升任琼州同知(知府副职、正五品),权力相当于知府;因染烟瘴而殁,年仅50岁。彭翥师法袁枚,成为随园门下弟子;著有《海天吟》。现录彭翥的诗一首: 《归自澳门》[1] 自公历鹿几曾闲[4],来往烟波草树间。[5]天上风云全护水[6],海中村落总依山。 鬼楼缥缈临濠镜,沙脊微茫界粤关。[7]锁钥前山原巨镇,时平汀鸟掠城还。[8] [1]章文钦:《澳门诗词笺注》(明清卷),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第216-218页。 [2]黄鸿钊:《澳门史纲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第91页。 [3]林广志:《晚清时期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第31页。 [4]历鹿:一作轣辘,象声词,形容车声。《广雅‧释器》记:“繀车,谓之历鹿。”历同历。另一解释轣辘,一作辘轳,汲水器。 [5]烟波:雾霭茫茫的水面,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草树;宋之问《奉使蒿山》诗:“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以上二句说自接任视事以来,一直在江海山野间奔波忙碌,未有闲暇。 [6]天上句:海面风平浪静,天上云霞明净,风云彷佛全都在护卫著海水。 [7]鬼楼:鬼子楼,当时粤人对澳门和广州十三行西式楼房的俗称。沙脊,沙堤。指莲花茎。 [8]锁钥二句:前山寨原为全粤锁钥,海防重镇。时值太平时世,连沙洲上的鸟儿也无忧无虑地从城寨上空掠过,飞回鸟巢。巨镇,白居易《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诗:“巨镇为邦屏,全材作国桢。”汀鸟,李中《江馆秋思因成自勉》诗:“江边候馆幽,汀鸟暝烟收。”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