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五街,旧称呬𠵼街。此街本由沙栏仔之丛庆北街起,直达白眼塘口止,五十年前,为澳中最繁盛之街道。当葡萄牙本国于一九一零年十月五日,革命起义,改制共和国时,澳葡特择澳中至繁盛之一街,取名为十月初五街,以纪念该盛大日子也。其所以称为初五者,即谓月之第五日,盖沿用中国习惯,称月之初旬为初几也。 

抗战前澳中虽已有新马路,惟当时资本雄厚,生意较大之商店,皆集中于十月初五街。因其接近轮渡码头,往来中山利便,而邻近各乡之货客,来澳者均就近采办货物,是以其商务远较新马路为繁盛也。迨至中山各乡沦于日寇后,各乡交通不便,致使该街之各行商店,或零落凋蔽,或迁徙别处,昔日之繁盛地位,遂被新马路取而代之耳。 

泗𠵼街,虽已改名为十月初五街,历数十年,但澳中人仍习惯沿呼该街之近沙栏仔一段为泗𠵼街。盖该段海滨,旧有泗𠵼码头,或称为八角亭码头。 

犹忆当年该处,建有一个凉亭,八角翼然,为行息鞭待渡之地,约在同治年间,该亭始被澳葡拆毁耳。嗣是填海筑地,是为新填地,迄今已逾半世纪矣,而今人仍名之为新填地焉。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