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1日—1929年12月31日)12月,著名居港土生葡人、歷史學家白樂嘉自創葡英雙語刊物《澳門視界報》(The Macao Review),至1930年11月停刊,主編為伯多祿局長之子殷理基.施利華。該刊有英文、葡文兩種版本,白樂嘉編撰英文版,葡文版由安東尼奧.沙明度神父負責,白樂嘉並於此發表自己第一批史學研究作品。白樂嘉1897年5月22日生於香港,係澳門土生葡人羅莎家族第九代。他雖生於香港,但在澳門居住多年,擔任聖若瑟修院的英語、英國文學課教師和澳門自來水公司、澳門電燈公司的主管,戰時還任英軍與中國自由抵抗力量之間的聯絡官,組織了秘密通訊站在香港、澳門與重慶之間傳遞重要信息,並在中國建立了敵後電台。1949年,榮膺聖地牙哥寶劍(Santiago da Espada)騎士勳章。白樂嘉治史尤重澳門史,治學注重史料搜集,包括1000餘種書籍,200箱手稿,100多卷各種報刊,數百幅有關澳門、香港、中國內陸和葡萄牙的地圖,4000餘幅中國、日本的照片,其中涵蓋葡萄牙人各個時期在遠東活動的歷史照片,現大多藏於澳門中央圖書館、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其中《西方開拓者及其發現澳門》為其澳門史研究的代表作,與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同樣享有盛譽。白樂嘉共有7名子女,均生於澳門,第五子安東尼奧.白樂嘉(António Maria Braga)1931年8月21日生於花王堂區,曾任澳大利亞葡僑組織“澳門之家”主席。[1]
[1]Jorge Forjaz, Familias Macaenses, Vol. Ⅲ, pp. 333—334;Manuel Teixeira, A Imprensa Periódica Portuguesa no Extremo Oriente, pp. 137—144; José Maria Braga(Breve evocação na sua morte), in Revista de Culture, №. 5,1988.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