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传教士,外交官。出生于麻萨诸塞州。在耶鲁大学接受神学及医学训练。183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被任命为牧师,来华行医、传教。是首位来华之医药传教士。 

同年10月23日抵澳门,再赴广州。1835年在广州新豆栏街与郭雷枢、裨治文三人开设博济医院,后兼设医科学院,培育医科学生。孙中山亦曾于1886年在此就读。 

1838年2月21日,与郭雷枢等为配合该院日后人事及经济的需要,乃倡议成立中华医学传道会以推广医药传教,并自任副会长。同年在澳门开设眼科医院并进行传教工作。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州医局被迫停开。他返回纽约,1842年再回广州,重开医局。 

1844年2月20日,以顾盛为首的美国使团抵达澳门,被聘为中文秘书,协助顾盛胁迫清两广总督耆英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55年升任美国驻华公使。1857年初,与英、法驻华公使在澳门炮制一备忘录,要求清廷扩大外国人在广州居住及经商地区,准许外国人进入广州。是年回国。 

1879年起,出任中国医学传道会美国分会会长。1889年1月10日在华盛顿去世。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