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秋雪,名平,號西谷,廣東南海(今屬佛山市南海區)人。詩人。趙連城丈夫、馮印雪兄長。 少年時代,秋雪入讀陳子褒創辦的澳門灌根學塾;在澳加入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和討袁鬥爭;後在澳門從事文化教育事業。他與友人合辦南華印字館,出版《詩聲月刊》。1919年,他與妻子趙連城、弟弟馮印雪創辦佩文小學,並擔任校長。 1924年,秋雪與趙連城、馮印雪、劉君卉、黃沛功、梁彥明、周佩賢等創辦“雪社”,成為主要負責人;並參與創辦澳門中華教育會。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受楊匏安等人的委託,秋雪將佩文小學擴充為中學,利用學校和印字館進行革命活動。他被澳葡當局逮捕,經謝英伯營救獲釋。抗戰初期,秋雪擔任中山大學戰地服務團駐港辦事處主任;香港淪陷後,避居廣西桂林、昭平等地。 新中國成立後,秋雪擔任廣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1969年,秋雪在廣州病逝,終年77歲。[1] 馮秋雪著有《宋詞緒》、《金詩絕句選》、《金英館詞》、《甲甲夏詞》、《秋音甲稿》、《乙稿》、《水珮風裳集》等。 現錄馮秋雪的詩兩首:[2] 《愁倚欄令》[3] 四月二十日[4],余與連城邀同哲士、佩賢、草衣,小敘佛笑樓。[5]座中有作愁苦語者,倚此慰之。 華燈初照羅裳,正玉薤平添滿觴。[6]爾我心情真似酒,偏入愁腸。 年華忍獨思量,漫負郤,釵光鬢香。如此清容正好[7],休說斜陽。[8] 《初春歸澳示印雪》 流水無根蒂,飄然又轉蓬。兩年知刧短,小聚惜尊空。 骨肉今能幾?韶光昔易窮。且乾家國淚,來對淺春紅。 [1]章文欽:《澳門詩詞箋注》(民國卷上卷),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第269-274頁。 [2]《詩說濠江》,載“愛書堂"網,2012年11月21日,http://www.booksloverhk.com/poetrecent48.htm。 [3]愁倚欄令:又名春光好,詞調名。 [4]四月二十日:指民國十年農曆四月二十日(1921年5月27日)。 [5]佛笑樓:俞永濟《澳門指南‧飲食‧餐室》:“佛笑樓餐室,福隆新街六十四號”。 [6]玉薤:酒名。 [7]清容:清秀的容顏。《子夜歌》:“含春未及歌,桂酒發清容。” [8]斜陽:夕陽。權德輿《晚》詩:“古樹夕陽盡,空江暮靄收。寂寞扣船坐,獨生千里愁。”夕陽易引起愁思,故用以比喻愁苦。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