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一带地区,古称泗胜坊,为关口出入之孔道,码头上落之津梁,人烟稠密, 铺户栉比,常时招致火灾,盖旧时救火设备简陋,只靠多凿水井耳。清朝嘉庆时, 曾因连年火灾,故《香山县志》有云:“嘉庆二十四年,海防同知钟英,以营地关前连岁失火,凡岸上船上不许私搭篷寮,并禁填筑海傍官地建屋。”所以聚龙社内,亦曾树立一碑,载及此事。兹抄录该“聚龙社碑志”如左:
“泗胜坊,迺阖澳咽喉之地,兼近海隅,铺户民居甚密。日前失火延烧,皆由无备之故也。兹奉周戎台尊论,阔坊义捐,鳅开旧井,疏通渠道,造码头,以便商民,以防火患,共仰戎台爱民若子之心。嗣后码头地段,不许摆卖及阻塞侵占,井傍不得洗身宰狗澣灌一切秽物,致防汲饮,如违禀究。嘉庆二十四年六月;值事:人和当、公和当、同盛当、同茂号、定合号同立。”
由聚龙社碑志,可以知道在清朝嘉庆时,澳门之行政权,尚为中国官吏管辖也。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