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22/03/28
光绪七年(1881年1月30日─1882年2月17日)6月2日,澳门拟创设华人坟园,管理事宜归镜湖医院董事办理。该坟园章程经澳门政府第50号札谕批准,规定第一等永远坟,每穴价银30元;第二等暂寄葬坟,每穴价银2元,以五年为期。埋葬7龄小童,每穴价银1元。倘买永远坟为一家之坟,其价银100大元。《澳门政府宪报》1881年6月18日第25号。
澳门拟创设华人坟园
望厦圣母(新西洋)坟场,简称新西洋坟场,位于澳门半岛西北面、螺丝山脚下,属昔日望厦村的范围内,与普济禅院(俗称观音堂)、望厦炮台及马交石炮台为邻。而新基督教坟场位于螺丝山后方,黑沙环斜坡旁。从新西洋坟场的亚马喇马路的门口进入,右边的墓地便是新基督教坟场,从名字上可以看出,它与旧基督教坟场存有承传的关系。
澳门坟场:望厦圣母(新西洋)坟场和新基督教坟场
嚤囉园路一侧是回敎坟场、警局指挥部辅助部门,一侧是学校围墙,平时人车稀少,环境宁静,可是赛车期间,却是跑道路段,赛车奔驰角逐,声响隆隆。附近一带,往昔自龙环村寮屋被拆后,曾作牧马场,其后辟作花园茶座,让游人消夏;发展至今,新楼矗立,道路纵横,面貌全改。回教坟场在马交石山右方,二百多年[约1800年代]前已辟建。当时已有一些阿拉伯人、印度人及巴基斯坦人来澳经商或工作,他们多是回敎徒;而且本澳亦有一些华人受了影响,信奉回教。因此,该地原先建有一座小清真寺,供教友膜拜,也是传道之所。其后,以敎徒身故后需要,便在寺后辟设坟场。往时,人们对本澳印、巴籍警员呼为“嚤囉差”,于是也将回敎坟场称为“嚤囉园”(“嚤囉”一词,原自葡文对回教徒的称呼,本地广东人拿来主义式借用了,泛指印、巴籍人,其实是错摸)“嚤囉园路"街名可能由此而来。回敎坟场只是俗称,正名是“澳门伊斯兰清真寺及坟场”。毗邻是警局指挥部辅助部门,其职责是为警局各部门提供后勤支援、保养和维修工作,分设木工、电工、铁工、油漆、泥水、皮革、缝纫、洗衣、修车、维修枪械等部门,其中主要工作是维修保养车辆。早在卅多年前[1960-1970年代],还兼顾辅导问题青少年工作一个时期。警局指挥部辅助部门背靠大水塘,年前因兴建水塘天桥,将横跨嚤囉园路,正好从警局指挥部辅助部门的门前而过,大门口的一大片土地被征用。天桥建成后,嚤囉园旧貌改观。
“嚤囉园”周边的环境变化
“沙冈应解忆荒芜,前辈惟闻说镜湖。月风不知人事变,可怜还认旧舆图!”“三巴门外冢累累,雄鬼喧呼去不回。并向夜台传露布,任教白骨尽成灰。”为《两行堂诗钞》中“庚戌清明出三巴门外经沙冈旧地有感而作”之七言诗二首也。沙冈,在濠镜墺中,大炮台西北之一带地区。由夷城之三巴门外起,沿连胜街、镜湖医院、连胜马路、而至三盏灯附近,北对望厦,东连塔石,西与新桥接壤,是为原来沙冈旧区。攷沙冈原为澳门城门外之墦坵,黄沙漠漠,荒冢累累,于白杨衰草之间,冈陵起伏,因此称为“沙冈”。盖迺昔日之丛葬义地,有如昔之关闸沙然。沙冈既在三巴门外,实属我国领土。自从清朝同治二年,始被澳葡占领,毁坟灭骨,建屋开路,改作民居耳。据《梁燕孙年谱》载称:“同治二年,葡人占沙冈,建筑马路。”沙冈既被并入澳门市区后,今成十里洋场矣。案《澳门市街名册》划分该区云:“沙冈:此名系指本市二小区,位置在罗白沙街,连胜马路,柯高马路,及罅些喇提督大马路之间。现属新桥区,此名渐不为人用。”沙冈义地,本迺澳中平民身后之埋葬处。顾初时澳中人口有限,富者自置山地,毋须埋葬于斯,所以沙冈虽小,而坟墓尚不甚密,只不过荒冢落漠,残碣萧疏而已。惟自从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二夜,澳门经过一场大风灾,遭难者无算,事后捡拾水上浮尸,路中遗骸,皆掩埋于此,沙冈遂有坟满之象。闻是役也,迺一八七四年九月廿二日晚,风狂水涨,沙梨头海边溺人最多,犹幸花王堂适遇祝融,火光烛天,照耀该区,庶拯回不少路人性命耳。现在花王堂门之石碑,尚勒有:“一八七四年重毁于火”(De Novo lncEndiada 1874)等西文。至今天主教人士,每年是日定必举行巡游纪念,称是日为“天灾节”云。光绪十四年时,澳门境内,曾遇鼠疫流行,死人更多,皆丛葬于沙冈。斯时沙冈坟地,早已葬满,迫得重叠,堆积如冈,连绵起伏,真一片触目伤心之象也。及至光绪三十一年后,澳葡实行迁坟拓地,修路建屋,将沙冈改为今日之住宅区焉。犹忆当年尚余无主孤坟八十二穴,澳葡将其移葬于黑沙环观音堂之后山处,后又开山取泥,迺由澳门水陆超幽会将其骸骨合营一冢,葬于观音堂后园山上,以迄于今也。昔日澳城,以三巴门为出入门户,三巴门外即为沙岗。沙冈原有一条沙路,直通莲花迳,为澳门与中国各地之交通总道。明末清初,中国官吏巡视澳门,必由沙冈入澳,故澳葡官兵,均列队迎于三巴门外之沙冈道上。据《澳门纪略》记称:“凡天朝官如澳,澳判事官以降,皆迎于三巴门外。三巴礮台燃大礮,番兵肃队,一人鸣鼓,一人飐旗,队长为帕首革袴状,舞枪前导;及送亦如之。”迨至清朝道光二十九年,龙田村民沈米,沮杀澳葡兵头亚马勒后,澳葡军曹未士基打,竟带兵突出三巴门外,经沙冈直扑莲花迳,将古关闸占领。后据《香山县志》称:“同治二年,葡人强占沙冈塔石。”又称:“同治十三年,葡人因租界龃龉,乘间闯入,拆毁关闸泛墙,改设捕房,另立大关闸。由三巴门以北至旧关闸,均认为葡界。”又称:“光绪三十一年,葡人平毁沙冈塔石等处坟墓,投无主遗骸于海。”统观以上所述,澳葡以清朝官吏节节退让,而其连续得手,故将开辟沙冈之马路,改名为“连胜街”。及“连胜马路”焉。清朝同治年间,澳葡占领沙冈时,三巴门外一带,尚属郊野地区,荒烟蔓草,杳无人居者。迨至同治九年,澳葡公物会才有批准华人请建医院于三巴门外荒地之布告。翌年,澳绅王禄、曹有、沈旺及德丰等,向澳葡公物会办理领取医院地址立契手续,以后经之营之,至同治十二年癸酉,镜湖医院始行筑成开幕焉。嗣是三巴门外至镜湖医院一带,始渐有人建屋居住。光绪中叶,成立三巴门街坊会。因鼠疫流行,曾举行迎神保安,更发起筹建包公庙等一列庙宇,于是该坊日渐成为澳门廓外之平民住宅区矣。 惟镜湖医院以北之义地,仍属茺冢累累,故医院之傍,筑有长亭,俾扶殡送丧者,可以在此祭饯也,今则改为门诊赠医处。其侧之镜湖马路,旧日有阴阳路之称,盖逾此则为墓地。每届日暮或阴雨时候,辄觉暮气阴森,无人敢经此路者。一九一九年左右,澳葡当局拓展该区。迁救火局于此,修路政,建新楼,并规划三盏灯附近之各马路线,以三盏灯为中心,四通八达。闻三盏灯处,澳葡拟立亚利鸦架铜像,故该处有一马路名为亚利鸦架街,藉以纪念当年之澳葡领袖亚利鸦架氏云。昔日沙冈义地,在连胜马路段内,坟墓丛密。至光绪卅年以后,澳葡禁止丧者再事营葬,寻且勒令已葬者迁徙,无主荒冢则毁坟弃骨,铲平冈坵,改建成无数小屋,纵横行列,俨然为一平民区。其中分为数条街道,有名“义字街”者,即义地之谓也;又有名“卢九街”者,纪念卢九曾襄其事也。攷卢九迺当年澳中富户,曾承投得澳门第一届赌饷。按《新会潮莲芦鞭卢氏族谱》记载云﹕“卢九,行三,字育诺,号焯之。妻妾九人,生十七子。授监运使衔,赏戴花翎,二品顶戴,广西特用道,叠封文林郎,诰授中议大夫。曾四次捐助卢氏乡中平粜,改建名宦家庙,捐资三万余元,连年捐助义学。”又云﹕“焯之以寨畯起家,悯贫民不识字者多苦,迺于光绪廿二年丙申,捐赀延师义学两所于乡中。……迨光绪廿九年癸卯,焯之又思推爱于一乡,扩充规模,增为四区。……焯之又虑无监学者,则收效尚少,迺委族姪之经理。其教法注重认字解书,务使学童速通文义,故就学未久,辄能作浅白信札,岁时考校,劝而诱掖之。如是两年,戴义颂声四起。卅一年乙己,以节省经费,故只设本乡二所。……卅三年丁未,又裁为一区。是岁,焯之卒。”由是推知卢九死于光绪卅三年。闻其生前,尝在广州承办闱姓等赌博,以饷项事发,畏罪自缢于澳寓,遗资甚丰,在澳中称为一时首富云。
沙冈
原在氹仔北澳村后山乱葬岗的三座古冢,于一九九五年迁移至氹仔市政坟场特辟的墓园中,分别是义冢、女冢及童冢,一字排开,前立迁移碑石,记载百多年前澳门一场风灾惨史。 据《广东的自然灾害》记载,这场风灾发生于一八七四年九月廿二日(清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二日),是清代以来粤港澳发生历史上最惨重的风灾之一,是年岁次“甲戌”,史称“甲戌风灾”。当天台风来势凶猛,至深夜更为厉害,横扫穗港澳、珠江三角洲及附近一带县市乡村,地域广阔,海上“顷刻潮高二丈,浊若泥泞”,风狂雨暴,雷电交加,所到之处,拔木、毁屋、伤害农作物,各地损失严重,而“澳门坏船千余,溺死者万人,捡得尸者七千。” 事发前,本澳风平浪静,岂料半夜台风袭澳,来势汹汹,居民猝不及防,澳门半岛及路氹离岛,一时陷入恐布世界中。在风灾中,市内很多楼房被摧毁,死伤无数,海面巨浪翻腾,不少船艇沉没。其中路氹丧生者众,事后氹仔坊众捡拾浮尸,发现死者多为渔民,不知姓名,乃将其集体殓葬,在北澳山设立三座冢墓,中为“义冢”和左右的“童冢”和“女冢”,分葬男性、女性、和孩童的风灾死难者。 在风灾当晚,白鸽巢前地花王堂遭雷殛着火焚烧;沙梨头海边居民避风逃生,不知木桥被冲走,黑暗中纷纷堕海溺毙,事后捡获浮尸八十二具,草葬三巴门沙岗,后义坟迁至望厦观音堂后山,与氹仔三古冢均是“甲戌风灾”历史佐证。其后,本澳天主教徒把九月廿二日定为“天灾节”。
甲戌风灾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2月15日-1685年2月2日)3月25日,方济各会士卞芳世从广州返回澳门,住圣方济各修道院。在此期间,他在修道院后面的山坡上建了一条圣道,最高处架起一座巨大的花岗石十字架。故这座山又被称为“十字山”。20世纪初,这座十字架被迁到美基坟场(西洋坟场),至今仍在。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 p.132.
方济各会士卞芳世返回澳门
塔石,原称“叠石”。因该处多花岗岩,古岫嶙峋,山石巉峻。在颈头山处,旧有三巨石,堆叠如塔,天然生成,故人称之为叠石,俗称为塔石,该区以是得名。塔石区域,本指大炮台东北,旧夷城外之一带地区。由水坑尾门外起,经荷兰园、塔石波地,北至罗利老马路止,而与旧日龙田村接壤,东至塔石花园,西至颈头山,皆属原来塔石地区。塔石,实迺旧时濠镜墺中之一小村。当清朝咸丰末年,尚属我国统治。至同治初年,才被澳葡占领。据《中葡外交史》载称:“及至清同治初,葡人自毁其围墙,进一步侵入中国人居住之塔石、沙冈、龙田、望厦等七村。”又剧民国时,“省港澳人士勘界维持会代表,晋京向外交部呈明勘界事略文”云:“同治二年,葡人又占塔石、沙冈、新桥、沙梨头、石墙街等,是为旧占之界。”自从澳葡于同治年间占领塔石后,开辟马路,建筑公园,拓展球场,案澳葡市政厅之《市街名册》区别之称:“塔石,此名系指本市塔石街左右两边之区,此区大略以下列街道为界:厚望街,罗利老马路之一部份,肥利喇亚美打大马路之一部份,及西坟马路之一部份。”当塔石仍属我国官兵管辖时,尝于澳城门外,即水坑尾门口,(现在马大臣街处),筑有小石屋一间,作为瞭望站,常川汛兵戍守。虽至道光廿九年,望厦之汛兵营移驻于白石村后,长时期仍由望厦更馆遴派更练在此把守。迨至同治年间,澳葡自毁旧城界,拆蕉园围之石门楼,筑塔石花园(后改称花士古达嘉玛花园,或称新花园)。忆《两行堂词钞》有庚午中秋夕游新花园词一首,词牌为“定西番”云:“闻说澳城门外,侵占地,又成园。且盘桓。今夜镜湖月满,三人生古欢。相信珠还有日,不孤圆。”澳葡后又铲平颈头山东面之斜坡,填高山麓之田野,辟为塔石波地,即今之利宵球场,以为蹴球及练兵之用,故当时又称塔石操兵地,或曰青草地。盖此一片广阔土地,青草如茵也。汪慵叟尝有诗咏之云:“昔有戏马台,后址迺无闻。此地开广场,草色春氤氲。鞠蹴亦古法,体育舒劳筋。树的相督校,汗走犹欣欣。兵固不可逸,习勤岂具文。”《澳门市街名册》详释塔石波地云:“塔石波地,又名美上校操场。坐落在肥利喇亚美打大马路,与士多纽拜斯大马路之间,及助学会街,与沙嘉都喇贾罢丽街之间,又名曲棍球场及助学会操场。有矮围墙环绕,一端为互助会会址。”塔石区,昔本有一小山,名颈头山,或称塔石山。其址即今之三区附近一带,包括旧西洋坟场及监狱等地。该山虽不甚高,与大炮台遥遥对峙,如冈如坵,向北斜下,至罗利老马路前止;西面斜坡,绵延至新桥接壤、东便即为塔石波地也。该山顶端,有三巨石堆叠天然,旧称“三叠石”,即塔石也。山之险,又有坑水雨穴,分筑石围栏两道,斜向新桥方面而下,旧称“丹坑渠”。山上各处,尚有不少中国坟墓,皆澳门及龙田、望厦等村人之祖先茔冢也。同治年间,澳葡既占领塔石,到光绪末年,便欲开辟此山,遂有尽将山上之中国坟墓掘去之举。据《香山县志•之纪事编》载称:“光绪三十一年,夷人平毁塔石等处坟墓,投无主遗骸于海云。”澳葡既将三叠石炸毁,又将丹坑渠填塞,更将整座颈头山铲平,只余旧西洋坟场及监狱附近一带高地而已;后更开马路,筑洋楼,而颈头山原来面目已泯灭净尽。据《澳门市街名册》言颈头山云:“颈头山,此岗现几已削平,内有圣美基坟场,原日伸展至监狱附近。该山因建筑屋宇之故,几被削平,实既不存,名亦遗忘。”塔石山上,有一西式坟场,此迺澳葡特为当时澳中西洋人身故所设之埋葬地,西名圣味基坟场,而我国人则呼之为西洋坟,及至近年,澳葡又在望厦另辟一新坟场,于是该旧坟场,遂改称为旧西洋坟以为识别。自从道光二十九年,沈米事件发生后,澳葡直视塔石区为其领土,故当时即在塔石山上,开辟西洋坟场,迨至同治末年,遂实行围筑短垣,并于场中,建筑一所教堂,以为供丧家弥撒之所,该教堂内,供奉一位天主教神像,名为东方大天神,该神像威严肃立,足踏一魔鬼,一手握剑,一手持一天秤,意若公平审判善恶者,一如中国人所谓之阎罗王然。该坟场初时本来只许西洋人埋葬于此,后来渐许信奉天主教之华人教徒寄葬,今则中西人士皆可安葬其间矣,坟场中,墓列整齐,碑碣精致,花木秀茂,地方洁净,日常除来吊祭者外,亦有不少游客来游也,所以汪兆镛之《澳门杂诗》中,有竹枝词兼咏塔石之西洋坟者,其注释称:“西洋坟,冢石上皆刻文字,或琢石为神像,或作十字架,形式不一,雕镂精洁,时有游人往观。”其词云:“红毛白头西洋坟,衰杨萧瑟摇斜曛,从来墟墓足凄怆,何事游客常纷纷。”
塔石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