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路在澳门半岛南部,东端接殷皇子大马路,由南湾大马路起,西端至火船头街与巴素打尔古街之间。长620米。是20世纪20—30年代以来澳门最繁盛的街道和商业中心。但是80年前它并不是一条通衢大道,而是弯弯曲曲,断断续续,1918年才开始把西段的弯曲小巷拉直,把东段龙嵩街口与大堂街之间的小山岗挖平打通,将横亘东端路口的一座大屋拆掉,修建成一条笔直的马路,时称新马路。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11/18
新马路在澳门半岛南部,东端接殷皇子大马路,由南湾大马路起,西端至火船头街与巴素打尔古街之间。长620米。是20世纪20—30年代以来澳门最繁盛的街道和商业中心。但是80年前它并不是一条通衢大道,而是弯弯曲曲,断断续续,1918年才开始把西段的弯曲小巷拉直,把东段龙嵩街口与大堂街之间的小山岗挖平打通,将横亘东端路口的一座大屋拆掉,修建成一条笔直的马路,时称新马路。
更新日期:2019/11/18
澳门有两条新马路,一在议事亭前,一在嘉思栏后。在嘉思栏后之新马路,有街名牌书明“新马路”,为名正言顺之新马路。而议事亭前之新马路,则全无书作新马路之街名牌,只为习俗沿呼作新马路耳。今者只就议事亭前习俗沿称之新马路而言,其他则姑略之。新马路之议事亭前者,葡文原名为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澳门本无此交通大道,只在一九一八年前后所开辟者。新辟马路时,因尚未有名称,故时人皆以新马路目之,一直沿呼至今,虽将达半世纪之久,仍尚称其为新马路也。初辟新马路时,澳葡政府将议事亭前至海傍十六号码头之一段马路,称为“亚美打利卑庐大马路”,将议事亭前至南湾之一段马路,称为“美副将大马路”。后以马路短小,无谓多立名目,迺统一此街名,将南湾至海傍十六号码头之两段马路,合而为一,总称之为“亚美打利卑庐大马路”,即今仍俗称为新马路者。而美副将大马路则改为望厦观音堂前新辟之马路名矣。新马路本横贯澳门东西两岸,自从南湾填成陆地后,又筑殷皇子马路与之啣接,康庄而繁盛,真雄视澳中焉。新马路迺沟通澳门东西两海岸之交通线,澳门本无此路,后澳葡欲改良路政,以议事亭为中心,向左右两边拆屋,开路筑成而已。议事亭西边,初只有一条陋巷——大鹏巷者,由议事亭通至营地街。在芦石塘有一条小弄——赋梅里,向西通去,后该两条里巷,皆成为新马路之前身。议事亭东边,初亦有一条小斜巷——三角亭街,斜跨平安戏院现址,直上龙嵩街。而大堂街则由大庙顶直下,至此蜿蜒盘曲,与三角亭街会合。其间有盾围,现已充作邮电局址;又有菩提巷,即今大堂石级以右之一带铺位。该段地台均较议事亭前地及南湾街等地平为高,当开凿该段路面时,须将山坡铲平,使与前后之地面平行,成一坦途,故至今新马路两傍之龙嵩街斜坡及大堂街石级,皆高于新马路也。初南湾街上之新马路口,本为旧书信馆地址,即今澳门自来水公司位置,在利为旅酒店右边转入新马路。当时此段路线较为歪曲,后修正路线,改拆南湾街之林连大屋作街口,而在利为旅酒店左边转入新马路,使成一康庄之交通大道焉。该段路线,早期称为美副将大马路。新马路东段,前身原是三角亭街,自开辟新马路后,三角亭街全被拆毁,仅余三角亭围足资纪念耳。攷三角亭街原在龙嵩街口与议事亭前地之间,短短小径斜上至今警察厅前,昔日澳葡只在此立一哨岗,曾筑一三角亭,借此以守望南环海口,就近保护议事亭也。嗣澳葡设立警事局后,该亭遂告拆毁,亭虽不在,今街仍因以得名。曩三角亭街上,有一法国驻华领事署在焉。小苑矮墙洋楼广厦。迄鸦片战役后,迁往广州沙面,遗址尝拨与法籍之法兰斯士教会,作为女修士之修院及开办圣罗撒女学堂焉。当时之圣罗撒女学堂,由法籍女修士担任分科教授,有英文、法文、刺绣、手工、油画、钢琴等科目,为澳中一时之女学府焉。及当局拆街修筑新马路时,圣罗撒女学堂迺迁往南环花园傍之圣家辣堂旧址,并扩充成为今之圣罗撒女子中学校。按当年法国驻华领事署旧址,即今平安戏院部份及三角亭围之部份屋宇是也。三角亭街接近南湾之斜坡,掘路基时,尝发现骨殖累累,想为古之坟地也。新马路邮电局傍之大堂街石级,原为斜坡,蜿蜒弯曲而与三角亭街相接,可直上龙嵩街,名为敦和里。该里两旁:左有盾围,右有菩提巷,皆为掘头里,路不通行者也。以上各街巷,据《澳门市街名册》称:“三角亭街:原日座落议事亭前地与龙嵩正街之间,即江沙路里附近不清楚之地点,现已不存。”“敦和里:原日座落在大堂街附近,约为现在邮电局之地址,现已不存。”“盾围:原日由亚美打利卑庐大马路起,至罗结地巷止,已为邮电局所占用,现已不存。”“菩提巷:原日座落在大堂街入口处之石级左便,现不清楚之地点。迨后将一部份并入当时之美副将大马路,即现在亚美打利卑庐大马路由龙嵩街起至南湾街止之一段,现已不存。”攷昔之菩提巷,虽属小巷,十数人家,倒也洁静。而清末民初时之老同盟会会员梁倚神,曾择居于是,留下若干革命事迹焉。按梁倚神,字觉幻,又号幻公。擅国画,迺居廉名画师弟子,与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属师兄弟,尝相偕在广州创办“真相画报”。于清末民初来居澳门,与剑父等奔走革命,以绘画掩饰身世。因下居于菩提巷,故作画常署菩提馆主。宣传反清工作,不遗余力,协办同盟会澳支部及濠镜阅书报社,致招清政府之忌。其在澳革命事迹,据《辛亥革命回忆录》载称:“自濠镜阅书报社成立后,逐步引起清政府注意,并曾被个别清方密探混入了组织。我们发觉后,即由高剑父、梁倚神、陆萨尘等——他们都是同盟会暗杀机关的负责人,将该密探计诱到三角亭菩提巷梁倚神的住宅加以处决。据梁倚神事后说:尸体就埋在住宅的地下,这是澳门同盟会所作的一次暗杀行动云。”现在梁倚神、高剑父等已去世多年,菩提巷亦已拆毁改筑新马路,此革命遗迹已无可稽攷耳。昔之大鹏巷,迺新马路中段之前身;其间又有横巷名大鹏围者,均为营地大街通往议事亭前地之间道。惟石板路面,狭隘非常。人皆嫌其路窄,多不取道于斯,故其僻静情形,视今日之热闹状况,同一地址而有天渊之别也。赋梅里亦迺新马路西段之旧址,原属芦石塘街之横巷,里名赋梅,何等雅致!但惜此小弄,卑陋不堪,闻昔日有一名士居此,仍不改其乐,士名赋梅,里因此得名云。以上之大鹏巷、大鹏围、赋梅里等俱为古澳旧街,当澳葡建筑新马路时,各街适当其冲,故全部俱被拆去,现已无迹可寻。惟按诸《澳门市街名册》注称:“大鹏巷,原日座落大街与议事亭前地之间,全部为亚美打利卑庐大马路所占用,现已不存。”“大鹏围,原日座落现已取消之大鹏巷附近,即公局新市南街、大街、亚美打利卑庐大马路、议事亭前地各街间不清楚之地点,现已不存。”“赋梅里,原日座落现改为庇山耶街之芦石塘街单数门牌之一边,街尾附近不清楚地点,大略为亚美打利卑庐大马路所占用,现已不存。”攷当年开辟新马路,第一间新建洋楼迺艳真影相馆,即今新马路十四号门牌铺位是也。
新马路
新马路作为今日澳门市中心的地标,今日成为澳门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条重要的景观轴线,游客必到之处。新马路自开通以来,整个世纪一直吸引着各界的目光,但新马路的出现,就如本地建筑界对拓寛街道的术语:割街,是一种机械式的切割,将原来内港的街道肌理、脉络如外科手术一样切开,再放入新的人工管道,形成新马路与周边街巷的不协调又充满趣味的现况。如今再追忆,未有新马路前的内港区,究竟是怎样的光景?
北湾街巷──新马路的前奏
由新马路起至新填巷止的一段路,是营地大街的延续,也是这条街最宽阔的路段,店铺毗连,商业兴旺,辟有小休憩区,设置椅櫈及植树,让居民及途人闲坐休息。这里往昔称为“桥仔头”,为船艇寄碇处。但今从环境来看,该处属市中心地带,远离海岸,原来怎会是“桥仔头”? 追源溯始,也略知澳门半岛地形变化。往昔“桥仔头”附近一带属北湾,堤岸是半弯形,海岸线由妈阁起,沿下环、司打口、桥仔头、芦石塘(即炉石塘,今名庇山耶街)而至沙栏仔,皆为海浸之地,沿湾设有系列水口,如桔仔围水口、吉庆里水口、十八间水口等,在古地图上仍注有这些水口名称。所谓“水口”,与“桥仔头”一样,皆为渡头,船艇停泊,方便货运及旅客上落。往昔红窗门关卡在今红窗门街与天通街交界附近,由中国汛兵驻守,下临“桥仔头”海边。一八六八年,澳门有关方面将北湾填海成陆,由弯形改成直线之堤岸,在新填地上筑路建屋,不要说“桥仔头”湮没,而各水口也荡然无存,有些只剩下十八间[即商人巷]、桔仔围、吉庆里作街名,环境大变。其实,这一带之地形变化,可从街名追寻旧迹,如新填巷、新埗头街、木桥街、快艇头街……也可以想像当年这一带仍是海浸之地,可作历史佐证。“桥仔头”虽不是街名,三四十年前[约1960-1970年代],从老居民说话中仍会听到,而今已鲜有人提及了。
“桥仔头”地名追溯
时间: | 建国之后(1949-1999年) |
1950年代 | |
地点: | 澳门半岛--风顺堂区 |
新马路 | |
关键字: | 街道 |
建筑物 | |
百事可乐 | |
李德贞牙科 | |
三轮车 | |
汽车 | |
美士基打像 |
资料来源: | 利冠棉、林发钦:《19-20世纪明信片中的澳门》,澳门历史教育学会,2008, 第134页。精装ISBN 978-99937-927-1-0;平装ISBN 978-99937-927-0-3 |
藏品所有人: | 利冠棉 |
数位作品提供者: | 澳门历史教育学会 |
权限范围: | 利冠棉授权澳门基金会使用。如需使用有关资料,需征得有关版权实体的同意。 |
系列: | 明信片中的澳门--街道 |
语种: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资料类型: | 图片 |
明信片 | |
彩色 | |
登录号码: | p0007213 |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