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五月間,前市政廳耗資八十多萬元,改建祐漢街市公園,可作文娛康樂場所,至七月間竣工。公園不設圍欄,採取開放式,四周都可以進園;正面建設一座古式牌坊門樓,象徵園門入口。園內四周增建寬大花圃,栽種花草樹木,中間曠地,原有的噴水池拆卸,改建為階梯式看台,正對面建有永久性舞台,舞台下可以貯放演出用的桌椅等物品;一側建有一道彎曲的迴廊,美化環境,增加公園的立體感;附近加建兒童康體設施。
公園建成後,平時不少居民到來休憩、閒逛、玩耍,每逢節假日,社團常在此舉辦活動,吸引居民參加,歡樂熱鬧。祐漢街市公園,逐漸形成北區的社區活動中心,發揮它的應有作用。
其實,本澳近年來,採用“見縫插針”、“因地制宜”的措施,陸續增闢公園,休憩場地,種植花草樹木,添置桌椅或兒童遊樂設施,大多是面積細小。儘管如此,也改善環境,調節大廈密集空間,如果到處設立小園地,整體將予人澳門是一個“花園城市”的印象。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