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霆,又名鄭春和、鄭三,原名鄭普震,號捲簾樓主,香山縣龐頭鄉(今屬中山市沙溪鎮龐頭村)人。香港著名收藏家、書畫家、詩人。[1] 春霆與高劍父成為詞友,與台灣詞壇“三吟社”創始人吳紉秋等人感情甚篤。 春霆致力於文化藝術事業。1939年,他在西南一帶參加抗日,投筆從戎,抗日勝利後返穗從商。[2] 1940年,春霆與司徒奇、黃蘊玉、余達生、羅竹坪等在澳門建立“潔社”。[3] 春霆喜歡吟詩,與馬小進、胡伯孝等人組織“越社”,社員有三百餘人,盛極一時。 1987年,春霆撰寫《嶺南近代畫人傳略》一書,由香港廣雅社出版;還著有《笳聲集》、《捲簾樓詩草》等書。[1] 春霆擔任香港東華書院筆政;與鮑少游交往40多年,感情甚篤。[2] 春霆評述蘇臥農“守素安貧,沖襟粹質,不瑣瑣於世事,故世事清高,如雲山煙樹,出壑清泉,而其畫也不屑作驚世駭俗之想,有灑然獨得澹遠清華之妙。”[4] 1990年,春霆去世,終年84歲。 現錄鄭春霆的詩兩首: 《桂林灕江春泛》[5] 船拓烏篷四扇窗,日斜柔櫓下灕江。 何人畫我蕭疏意,花兩三枝酒一缸。 《贈鮑少游長句》[2] 我交畫史如按譜,一一要須齊輩數。 往昔雲遙感舊多,近者奇峰同劍父。[6] 三十年間陵谷非[7],天風春睡皆千古。[8] 東渡扶桑鮑少游,英年奇氣難與儔。 高家兄弟亦沆瀣[9],抗手力能回萬牛。 蒼溟雲濤不可接,坐見海外魚龍秋。 畫家花卉誇精妙,於宋但師黃與趙。[10] 甌香晚出擅時名[11],脂粉痕多非雅調。 少游涉筆已自奇,花鳥蟲魚人物山水皆能為。 當其豪放如虎不可馭,勿其縝細如蠶初屬絲。 精神磊磊躍紙上,觀者但覺光陸離。[12] 及門弟子定不弱,腕底自有神靈知。 [1]《鄭春霆》,載“沙溪旅遊文化網",2010年6月12日,http://www.shaxitour.com/wh/famous_detail.aspx?personId=272。 [2]珠海政協、珠海歷史名人研究會:《珠海歷代詩詞選》(上),珠海:珠海出版社,2007,第283-284頁。 [3]《朱萬章嶺南畫派的百年演進》,載“廣州御藏拍賣公司"網,2013年10月09日,http://www.gz-royal.com/shuhuajianshangzhishi/lingnanhuapaidebainianyanjin.html。 [4]《嶺南派花鳥畫的“蘇門三傑”》,載“南方報網",2012年11月10日,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2-08/03/content_7110656.htm。 [5]葉元章、徐通翰:《當代中國詩詞精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第406頁。 [6]近者一句:高劍父、高奇峰兄弟,同為嶺南派創始人。 [7]陵谷:《詩經‧小雅》:“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後用比喻世事變遷,高下易位。 [8]天風、春睡:當時畫院畫社名。 [9]沆瀣:本義指夜間的水氣,此句意為志趣相投。 [10]於宋一句:黃指黃荃,趙指趙孟頫,二人皆為宋代名畫家。 [11]甌香:甌,為盆盂類的瓦器,多指小瓦盆。甌香,在小瓦盆內燃燒的香木。 [12]陸離:形容色彩繁雜,變化多端。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