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四月初八舞醉龍

風俗民情澳門記憶編輯部

“四月八,拜菩薩,家家做餅搗欒樨,捧出蒸籠熱辣辣……
 何來一個伯爺公,人面龍頭一樣紅,抬起木龍來亂舞,居然姿勢似遊龍……”
               ——清末民初中山學者鄭彼岸《四月初八》

圖1 澳門魚行醉龍,2004年,澳門新聞局提供。

醉龍驅疫傳說

舞醉龍習俗源自數百年前的“醉龍傳說”。據傳,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珠海、澳門)曾發生瘟疫,鄉民於農曆四月初八求助佛祖,當抬着佛像路經河邊時,河中突然躍出一條大蛇,一位正在喝酒的和尚見狀上前,將蛇截為三段、蛇血流入溪中;凡蛇血所流之處,長出一種稱為欒樨樹的小灌木。鄉民舀溪水配以欒樨葉飲用,百病消除,遂認定大蛇為神龍降凡普渡眾生,以舞三截龍答謝神恩,且為紀念和尚醉酒弄蛇,舞龍者灌酒至酩酊,以顯虔誠。自此之後,每年都有舞醉龍之習俗,並伴以煮龍船頭飯,祈求消除百病,老少平安,更以欒樨葉做成欒樨餅,作為應節小吃,以圖大吉大利。

圖2、3 三街會館的祭祀儀式,左圖中間為林沛輝先生(稔叔),2014年,梁慧東攝。

從香山到澳門

“四月八日,僧家浴佛,俗各,祭其祠神,曰轉龍頭。”
         ——明嘉靖版《香山縣志》(1547)

上述文獻說明早在明嘉靖廿六年(1547),葡人尚未入居澳門之時,四月初八“轉龍頭”的習俗已在香山縣形成。及至19世紀中,香山一帶不少魚行從業先輩移居澳門,他們聯合原居於此地的同業,將舞醉龍的民間傳統習俗紮根澳門。2008年三街會館進行保育工程,時任澳門鮮魚行總會理事長的張國柱先生在廟內的香案下發現古木龍,從雕刻木龍技藝及型態,推算有百多年歷史,可證晚清時期澳門已有舞醉龍。

圖4、5 三街會館發現的舊龍身,澳門鮮魚行總會提供。

早期舞醉龍在澳門鮮魚市販職工聯合會舉辦的“澳門魚行醉龍醒獅大會”中進行,由魚欄及魚販捐資主辦,澳門魚行行友們秉持“代代中華根,輩輩魚行魂”的信念,堅守醉龍傳統,逐漸演變成澳門鮮魚行同業間團結象徵的節慶活動,稱為“澳門魚行團結日”。 2009年,“澳門魚行醉龍節”被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後在2011年5月23日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標誌着這個由行友的定期團聚,逐漸形成共同參與、固定的節慶,隨後更輻射到社會上不同階層廣泛參與,成為獨具特色的澳門民間傳統節慶活動。

圖6 澳門鮮魚武術健身組於三街會館前合照,1959年,李均先生提供。

醉龍的“龍”

舞動的木龍,每截長約三尺,最初分為龍頭、龍身及龍尾三截,後經改良後,只分龍頭及龍尾兩截。木龍以堅硬的樟木或柚木精雕而成,彩繪出黑眼、紅嘴、白牙、綠鰭、赤身和金鱗;龍頭嵌有鹿角,簪上金色狀元花,下巴嵌白絲為髯,鼻子飾有金屬龍鬚及絨球龍珠。除上述赤色龍身外,傳統上還有紫、白、金和青四色,而紫色為龍皇之色,一般只舞金、銀、紅、綠四色。每年開光儀式前,在木龍前額繫一頂紅紗繡球,紗帶從兩邊垂下;原始的龍尾嵌一灰黑色小羽毛,稱為鳳尾;現在改為繫上一條紅紗帶。

圖7 木龍,梁慧東攝。

舞龍者限男性,四月初七、初八必須清心寡欲,戒食牛、犬、鯉魚等食物。舞醉龍的造型、服飾亦有一定考究,一般上身穿白色汗衫,印有紅色的“澳門魚行 醉龍”字樣,下身為黑色燈籠褲,束紅色腰帶,配黑色薄底鞋。除左手及頭上纏上紅紗之外,頭上紅紗更簪上狀元花和柚葉,狀元花以示對神龍的尊敬,柚葉則有辟邪之效。

圖8 劉惠洪師傅(中)和魚行醉龍隊成員,2014年,梁慧東攝。

醉龍的“醉”

舞醉龍的神韻在一個“醉”字。龍隊成員在舞之前要先喝酒,在鑼鼓鞭炮轟鳴中開始巡遊。傳統舞醉龍用的是“三蒸”、“孖蒸”等廣東米酒,近十幾年又加入了啤酒。在整個巡遊過程中,舞龍者不計噴出的酒,以前平均每人飲酒十斤;現在雖較注重健康,但每人全程喝下的酒也不下二、三斤。前文提到原始的醉龍是三截,由三個人表演,後來改為兩截,以免舞龍者喝多了酒,出現龍身找不到龍頭,龍尾找不到龍身的窘況,二人配搭在魚欄店鋪中穿梭更靈活方便。時至今天,發展為兩人一組,一人持龍頭,一人持龍尾;加上一人提酒壇子,一人打鼓,形成四位一體的基本形式。

圖9 木龍和酒,梁慧東攝。

木龍的龍頭重達十多斤,舞龍者要融會腰、馬、步等技藝於一體,所謂“三分酒意、七分功架”,才能真正舞出醉龍的神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魚行內的武術名師依據武術套路創造出一系列的醉龍舞步,把中國的武術神韻融入到舞醉龍中。

舞醉龍隊伍

圖10 劉榮師傅帶領年青龍隊成員(右起劉榮、關志永、黃傑球),2005年,陳顯耀攝。

醉龍醒獅巡遊

早期的醉龍巡遊雖然規模較小,但離不開魚欄及街市所在的社區。回歸前“四月初八”不是公眾假期,昔日保溫條件較差,魚販們在賣完魚、收檔後,才開始“採青”。四月初八晚上,人們抬着大氣燈(煤油燈),兒童提着五彩繽紛的花籃、魚燈和蟹燈,幾個壯漢肩挑着一大食品櫃,裡面放着各種各樣的點心和酒。沿途各家都設案擺香,家中製作各種食品,鄰里之間互相贈送,當巡遊的隊伍到來,從食品櫃中取一樣食品,又以兩種食品補入。醉龍、醒獅隨着鼓點起舞,看熱鬧的人群隨隊伍同行,呈現出團結興旺的社會氣氛。

圖11 醉龍隊在街市採青,2014年,梁慧東攝。

每年的巡遊路線圍繞街市中的魚欄和相關的商鋪,從三街會館開始到“鮮魚行總會”,再到水上街市、紅街市、台山街市、祐漢街市、雀仔園街市,然後到“中山同鄉會”接下來到媽祖閣、下環街市、司打口、福隆新街、最後返回營地街市。早期醉龍巡遊更乘船到氹仔、路環兩島,那裡有很多漁民和魚欄;澳氹大橋建成後,活動提前於四月初七坐車到氹仔、路環去“採青”。及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因街市搬遷或改造,魚欄數量大減,巡遊主要在澳門半島進行。

圖12 醉龍醒獅巡遊至內港魚欄,2014年,梁慧東攝。

龍船頭長壽飯

每年農曆四月初七的傍晚,澳門從事魚業批發和零售的行友們,聚集在市場,不分彼此,圍枱進餐,形成吃“龍船頭飯”或稱“龍船頭長壽飯”的傳統。早期的龍船頭飯只是澳門鮮魚行行友聚餐,有說1950年代某個四月初七,一位茶居老闆到三街會館辦事,恰逢魚行龍船頭飯宴,魚販們圍在一起,以魚桶蓋當餐桌或鋪幾張報紙在地上,席地而坐,吃飯飲酒,魚行行友的孩子們也圍在一起熱鬧地搶着吃。這位老闆就把自己挑食不肯好好吃飯的孩子領來,加入孩子們的聚餐,老闆的孩子竟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老闆甚為高興。第二年,他主動接辦供應魚行聚餐的飯菜,一做幾十年,“孩子吃龍船頭飯得神龍保佑,聽教聽話,快高長大”的美談遂傳開來。嗣後,魚行為與街坊分享四月初八的祝福,開始在三街會館派龍船頭飯,至1988年紅街市也開始派發,兩者菜色有所不同。近年隨着“澳門魚行醉龍節”成為全城參與的盛事,祐漢街市、台山街市、水上街市也參與派發龍船頭飯。

圖13 李均(前排左一)與魚行行友席地進餐,1959年,李均先生提供。

每年龍船頭飯都是義工、鄰居來幫忙,已形成慣例。四月初一拜神,各方密鑼緊鼓準備材料,加工食材。其中的米和燒肉、青菜都是熱心人無償捐助的。眾人在初七下午開始忙於製作魚行晚上的傳統宴席,結束後即接續烹製初八的龍船頭飯,幾萬份飯菜一直做到第二天天亮。

圖14 林沛輝(左一)於三街會館前地派發龍船頭長壽飯,1950年代,澳門鮮魚行總會張國柱副會長提供。

領龍船頭飯的場景也是盛況空前,不分國籍、不分階級、不論貧富,到場有秩序地排隊輪候,大家都認為吃過龍船頭長壽飯,寓意長命百歲、丁財兩旺、老少平安。

圖15 市民於紅街市排隊輪候龍船頭長壽飯,2015年。

參考資料︰
《澳門魚行醉龍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12年。
澳門魚行舞醉龍訪談,李英維、關偉銘整理。

鳴謝︰
澳門鮮魚行總會
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


更新日期:2020/08/31

作者簡介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